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国权
guó quán

【拼音】:guó quán

【注音】:ㄍㄨㄛˊㄑㄨㄢˊ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权(左右结构)

【简体】:国权

【繁体】:國權

字义分解
国权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国家的主权。国权[guóquán]⒈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⒉国家的主权。
引证解释
⒈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引《管子·山权数》:“筴丰则三权皆在君,此之谓国权。”《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襄公时,天下诸侯之大夫皆执国权,君不能制。渐将日甚,善恶不明,诛罚不行。”颜师古注:“谓襄十六年会於溴梁,诸侯之大夫盟皆类此。”《宋书·恩倖传序》:“权幸之徒,慴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⒉国家的主权。引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这回运动所标出的公用语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综合释义
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管子·山权数》:“筴丰则三权皆在君,此之谓国权。”《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襄公时,天下诸侯之大夫皆执国权,君不能制。渐将日甚,善恶不明,诛罚不行。”颜师古注:“谓襄十六年会於溴梁,诸侯之大夫盟皆类此。”《宋书·恩倖传序》:“权幸之徒,慴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国家的主权。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这回运动所标出的公用语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国权[guóquán]国家的政权。如:「佞臣执国权,是为国家之祸。」
汉语大词典
(1).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管子·山权数》:“筴丰则三权皆在君,此之谓国权。”《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襄公时,天下诸侯之大夫皆执国权,君不能制。渐将日甚,善恶不明,诛罚不行。”颜师古注:“谓襄十六年会于溴梁,诸侯之大夫盟皆类此。”《宋书·恩倖传序》:“权幸之徒,慑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2).国家的主权。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这回运动所标出的公用语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国语辞典
国家的政权,如:「佞臣执国权,是为国家之祸。」国权[guóquán]⒈国家的政权。例如:「佞臣执国权,是为国家之祸。」
其他释义
1.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2.国家的主权。
国权造句
1.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将是法制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标志着中国权利本位社会模式的构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生成。
2.在这里,曾闯入八国联军的队列,曾踏进日寇的铁蹄;在这里,也迸发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呐喊,发出了新中国成立的庄严宣告。
3.但到欧美股市周三开盘时,中国权威人士的不断放话至少使人承认,存在中国出台另一项经济刺激计划的可能性,这给了投资者更多入市买盘的信心。
4.这位喀尔喀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位下嫁的公主,不仅是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而且真正行使了清朝在蒙古的监国权力。
5.他创统一六国,权握九鼎之伟业,正愁人生苦短。
6.用特电恳我全国父老兄弟,同心抗拒,协力匡救,以绝后患,而保国权,不胜盼祷之至。
7.万海龙的儿子万国权说,烤面筋被恶意中伤的事情,他们已报案,希望通过公安机关找到谣言制造者。
8.不朽圣尊重生之定三国权门剑傲云霄花团锦绣大明天骄。
9.阿伦一向很关心身边的朋友,稍后还准备抽时间探梅妈妈,还会找蓝洁英、蔡国权,同时希望大家体谅梅妈丧女之痛,不要再节外生枝。
10.国权凌夷,疆土沦丧,凇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国权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