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项日感梦
xiàng rì gǎn mèng

【拼音】:xiàng rì gǎn mèng

【注音】:ㄒ一ㄤˋㄖˋㄍㄢˇㄇㄥˋ

【繁体】:項日感夢

字义分解
项日感梦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相传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汉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
基础解释
相传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汉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
引证解释
⒈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引相传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事见汉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臺图紺髮之形。”
网络解释
项日感梦相传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汉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北魏杨炫之《序》:“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
综合释义
相传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汉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臺图紺髮之形。”
汉语大词典
相传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汉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
其他释义
1.相传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汉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
项日感梦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