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跳神
tiào shén

【拼音】:tiào shén

【词性】:动词。

【结构】:跳(左右结构)神(左右结构)

【简体】:跳神

【繁体】:跳神

字义分解
跳神的解释
词语解释
跳神tiàoshén。(1)一种封建迷信活动,神汉或巫婆装作鬼神附体而乱舞乱说,据说能驱邪医病。(2)见“跳布札”。
引证解释
⒈旧时民间治病的一种迷信活动。女巫或巫师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乱说乱舞,认为能给人驱鬼治病。引《元典章新集·刑部·禁聚众》:“大都街上多有泼皮厮打底跳神师婆,并夜聚晓散底,仰本部行文字禁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济俗:民间有病者,闺中以神卜。倩老巫击铁环单面鼓,婆娑作态,名曰‘跳神’。”⒉犹跳布札。参见“跳布札”。引清昭槤《啸亭续录·射牲》:“今坤寧宫跳神仪,凡牲入,上迎出户,俟牲进,上随入。”端木蕻良《红夜》:“每到冬月十二那天,跳神便开始了。”
网络解释
跳神(跳神:民间风俗)跳神,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民间巫卜风俗。是藏传佛教寺院最隆重的祭典活动之一。跳神面具多为立体雕刻面具,也有少量平面的布面具。跳神面具除表现佛像、菩萨像、历代高僧圣人像之外,更多的是表现“益西巴”和“吉德巴”两大类邪法中的各类神仙鬼怪,这些护法神灵的职责是护卫佛法和修行佛法之人。
汉语大词典
(1).旧时民间治病的一种迷信活动。女巫或巫师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乱说乱舞,认为能给人驱鬼治病。《元典章新集·刑部·禁聚众》:“大都街上多有泼皮厮打底跳神师婆,并夜聚晓散底,仰本部行文字禁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济俗:民间有病者,闺中以神卜。倩老巫击铁环单面鼓,婆娑作态,名曰‘跳神’。”(2).犹跳布札。清昭梿《啸亭续录·射牲》:“今坤宁宫跳神仪,凡牲入,上迎出户,俟牲进,上随入。”端木蕻良《红夜》:“每到冬月十二那天,跳神便开始了。”参见“跳布札”。
国语辞典
满洲习俗。岁时祭神,由喇嘛穿上彩色神装,戴各种奇形面具,执刀跳舞进牲,并且吹奏法器、诵读经文,以驱邪祈福。
辞典修订版
满洲习俗。岁时祭神,由喇嘛穿上彩色神装,戴各种奇形面具,执刀跳舞进牲,并且吹奏法器、诵读经文,以驱邪祈福。巫医或法师作法,借鬼神附身,然后乱说乱舞,替人驱邪治病。《红楼梦.第二五回》:「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什么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
辞典简编版
巫医或法师作法,借鬼神附身,替人驱邪治病或解答疑惑。 【造句】生了病就得看医生,一味的迷信跳神是无济于事的。
其他释义
旧时民间治病的一种迷信活动。巫觋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乱说乱舞,认为能给人驱鬼治病。
跳神造句
1.有跳神舞、巫舞、霸王鞭、唱大本曲等。
2.花下有那一方锦鲤蹦跳、神龟纡缓爬行的碧绿春水,被烂漫的藤花映成了紫色。
3.亏得姚雪平日里被视为凌波仙子,竟有如此蛇蝎心肠,一时间众多忌惮鄙夷的目光纷纷扫向飞雪队长,却见其面不改色心不跳,神色淡然地旁观着这一幕。 
4.跟好人学好人,跟端公学跳神;形势比人强,环境改变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5.肉颤心惊肉跳神惊肉跳心惊丧胆亡魂三魂出窍。
6.若儿登时脸红心跳、神摇魂荡,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7.他被带到阿孟旺面前,须发凌乱,神情狰狞,两眼血丝密布,看去有如跳神大典上的恶鬼。
8.安顺地戏,俗称“跳神”,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
9.其实萨满野祭与民间跳神驱鬼有很大的不同,野祭的根本还在于祭祀。
10.据说藏戏源于“跳神”这种讲述神鬼故事的宗教舞蹈。
跳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