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石印
shí yìn

【拼音】:shí yìn

【注音】:ㄕˊ一ㄣˋ

【词性】:动词。

【结构】:石(半包围结构)印(左右结构)

【简体】:石印

【繁体】:石印

字义分解
石印的解释
词语解释
石印shíyìn(1)用石版印刷英lithography石印[shíyìn]⒈用石版印刷。英lithography;
基础解释
用石版印刷
引证解释
⒈石上的形似文字的纹理。引《三国志·吴志·孙晧传》“鄱阳言歷阳山石文理成字”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歷阳县有石山临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駢罗,穿中色黄赤,不与本体相似,俗相传谓之石印。又云:‘石印封发,天下当太平。’”《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二年》:“歷阳长上言石印发,吴主遣使者以太牢祠之。”⒉平版印刷的一种。即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引鲁迅《热风·望勿“纠正”》:“这书(《花月痕》)最初是木刻的,后有排印本;最后是石印,错字很多,现在通行的多是这一种。”
网络解释
石印(平版印刷的一种方法)石印是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创制的一种平版印刷的方法。
综合释义
石上的形似文字的纹理。《三国志·吴志·孙晧传》“鄱阳言歷阳山石文理成字”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歷阳县有石山临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駢罗,穿中色黄赤,不与本体相似,俗相传谓之石印。又云:‘石印封发,天下当太平。’”《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二年》:“歷阳长上言石印发,吴主遣使者以太牢祠之。”平版印刷的一种。即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鲁迅《热风·望勿“纠正”》:“这书(《花月痕》)最初是木刻的,后有排印本;最后是石印,错字很多,现在通行的多是这一种。”石印[石印一名石版印刷。@@@@@年,为捷克斯洛伐克人逊纳菲尔德@@@@@AloisSenefelder,@@@@@-@@@@@所发明。用富于胶着性的药墨,直接描绘字画于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面上;也可写原稿于特制的药纸上,待稍乾后,将药纸覆舖于石面,强力压之,揭去药纸,字画即翻印于石版上。印刷前,利用水油相拒原理,先用水拂拭,趁水未乾,滚上油墨,则石面有字画之处粘着油墨,它处则无。然后舖纸压之,即印成书页。我国引用石印术印书,始于清光绪@@@@@年@@@@@。#####]石印一名石版印刷。@@@@@年,为捷克斯洛伐克人逊纳菲尔德@@@@@AloisSenefelder,@@@@@-@@@@@所发明。用富于胶着性的药墨,直接描绘字画于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面上;也可写原稿于特制的药纸上,待稍乾后,将药纸覆舖于石面,强力压之,揭去药纸,字画即翻印于石版上。印刷前,利用水油相拒原理,先用水拂拭,趁水未乾,滚上油墨,则石面有字画之处粘着油墨,它处则无。然后舖纸压之,即印成书页。我国引用石印术印书,始于清光绪@@@@@年@@@@@。
汉语大词典
(1).石上的形似文字的纹理。《三国志·吴志·孙皓传》“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历阳县有石山临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骈罗,穿中色黄赤,不与本体相似,俗相传谓之石印。又云:‘石印封发,天下当太平。’”《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二年》:“历阳长上言石印发,吴主遣使者以太牢祠之。”(2).平版印刷的一种。即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鲁迅《热风·望勿“纠正”》:“这书(《花月痕》)最初是木刻的,后有排印本;最后是石印,错字很多,现在通行的多是这一种。”
国语辞典
用石版印刷的方法。其法将原稿用富于胶著性的药墨写在特制的药纸上,稍干后,再把它铺在石板上,揭去药纸,用水拂拭,趁水未干,滚上油墨,则有字迹处著墨,无字迹处不著墨,后再将纸盖在石板上覆压即成。石印[shíyìn]⒈用石版印刷的方法。其法将原稿用富于胶著性的药墨写在特制的药纸上,稍干后,再把它铺在石板上,揭去药纸,用水拂拭,趁水未干,滚上油墨,则有字迹处著墨,无字迹处不著墨,后再将纸盖在石板上覆压即成。英语lithography,lithographicprinting德语Lithografie,Steindruck(S)​法语lithographie
辞典修订版
用石版印刷的方法。其法将原稿用富于胶着性的药墨写在特制的药纸上,稍乾后,再把它铺在石板上,揭去药纸,用水拂拭,趁水未乾,滚上油墨,则有字迹处着墨,无字迹处不着墨,后再将纸盖在石板上覆压即成。
其他释义
1.石上的形似文字的纹理。2.平版印刷的一种。即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
石印造句
1.第四部分从传统的价值入手,论述了石印术和石版画制作技术的传统。
2.可是间接石印的名称并不流行,一般用“平版”一词代替。 
3.平版印刷:印版上的印纹和非印纹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印刷方法。例如:石印、柯式和珂罗版印刷。
4.铅印与石印的竞争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又与两者在制版效率上的技术发展相对应。
5.该画报连史纸石印,随《申报》附送。
6.印谱大致分原印钤拓本,木刻翻摹本、锌版翻刻本、石印、珂罗版印影本等多种,尤以明清原钤本存世稀少,收藏投资价值最高。
7.一颗精致的石印或一只精致的鼻烟壶有时值六七百块钱。
8.常见者有光绪乙酉飞青阁杨氏重刻本,《皇清经解续编》南菁书院本,蜚英馆石印本等。
9.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陆续印行这十一部演义,都是有光纸石印插图本,当时这部书的销行量非常大。
10.石印插图本小说风靡一时。
石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