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遣使
使
qiǎn shǐ

【拼音】:qiǎn shǐ

【注音】:ㄑ一ㄢˇㄕˇ

【结构】:遣(半包围结构)使(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遣使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派遣使者。遣使[qiǎnshǐ]⒈谓派遣使者。
引证解释
⒈谓派遣使者。引《韩非子·八经》:“兵士约其军吏,遣使约其行介。”《后汉书·班固传下》:“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明叶盛《水东日记·会奏遣使迎复》:“礼部会奏,虏请遣使迎復,当从。”清魏源《都中吟》之一:“昨日大河决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诗。”
网络解释
遣使遣使(qiǎnshǐ),释义:谓派遣使者。
综合释义
谓派遣使者。《韩非子·八经》:“兵士约其军吏,遣使约其行介。”《后汉书·班固传下》:“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明叶盛《水东日记·会奏遣使迎复》:“礼部会奏,虏请遣使迎復,当从。”清魏源《都中吟》之一:“昨日大河决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诗。”
网友释义
遣使,汉语词汇。拼音:qiǎnshǐ释义:谓派遣使者。
汉语大词典
谓派遣使者。《韩非子·八经》:“兵士约其军吏,遣使约其行介。”《后汉书·班固传下》:“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明叶盛《水东日记·会奏遣使迎复》:“礼部会奏,虏请遣使迎复,当从。”清魏源《都中吟》之一:“昨日大河决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诗。”
其他释义
1.谓派遣使者。
遣使造句
1.据墓志记载,唐睿宗下诏安葬上官婉儿,该墓系太平公主游说唐睿宗修建,并强调“太平公主哀伤,遣使吊祭,赙赠五百匹,词旨绸缪”。
2.大败四年后,遣使向努尔哈赤通好,叶赫部还表示愿将死于“九部之战”。
3.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也。
4.在这种情况下,他原本可以据险为王、闭关自守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派遣使者长途跋涉去大国求亲?毕竟“求亲”。
5.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
6.即位的当天他祭谒太祖庙,行柴册礼,御宣政殿受群臣朝贺,接受尊号曰嗣圣皇帝,尊述律平为应天皇太后,册封皇妃萧氏为皇后,祭告天地,遣使谕告诸国。
7.前夕之变,仆不之知,朝廷自遣使者与杨彦洪为谋,彦洪既伏其辜,惟公谅察。
8.他还陈说遣使的作用可以“通中国之情款”,则中国出洋之人,必系恋故乡,这样“中国就多得一助”。
9.此等举动,振古烁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
10.又师老兵疲不能进,乃遣使奉表诣齐,并献驯象;又使献款于魏求其妻子;亦称臣于梁。
遣使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