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于越
yú yuè

【拼音】:yú yuè

【注音】:ㄩˊㄩㄝˋ

【结构】:于(独体结构)越(半包围结构)

【简体】:于越

【繁体】:于越

字义分解
于越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2.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3.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
基础解释
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3.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
引证解释
⒈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引《大戴礼记·劝学》:“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汉书·货殖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颜师古注:“孟康曰:‘于越,南方越名也。’于,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于越犹句吴耳。”祝廉先《文选六臣注订譌》:“于越为百越之一种,在今浙江。如江西为扬越,福建为闽越,广东为南越,安南为骆越之类。”⒉指其所居之地。引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淮南子·原道训》:“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絺。”高诱注:“于,吴也。”⒊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春秋时越国,地在今浙江省一带。亦以指浙江。引《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吴。”杜预注:“於,发声也。”《逸周书·王会》:“於越纳,姑妹珍。”唐李嘉祐《至七里滩作》诗:“迁客投於越,临江泪满衣。”元张昱《西山亭留题》诗:“於越地形缘海尽,句吴山色过江来。”
网络解释
于越于越,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表专业。
综合释义
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大戴礼记·劝学》:“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汉书·货殖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颜师古注:“孟康曰:‘于越,南方越名也。’于,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于越犹句吴耳。”祝廉先《文选六臣注订譌》:“于越为百越之一种,在今浙江。如江西为扬越,福建为闽越,广东为南越,安南为骆越之类。”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淮南子·原道训》:“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絺。”高诱注:“于,吴也。”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春秋时越国,地在今浙江省一带。亦以指浙江。《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吴。”杜预注:“於,发声也。”《逸周书·王会》:“於越纳,姑妹珍。”唐李嘉祐《至七里滩作》诗:“迁客投於越,临江泪满衣。”元张昱《西山亭留题》诗:“於越地形缘海尽,句吴山色过江来。”
汉语大词典
(1).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大戴礼记·劝学》:“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汉书·货殖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颜师古注:“孟康曰:‘于越,南方越名也。’于,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于越犹句吴耳。”祝廉先《文选六臣注订讹》:“于越为百越之一种,在今浙江。如江西为扬越,福建为闽越,广东为南越,安南为骆越之类。”(2).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淮南子·原道训》:“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絺。”高诱注:“于,吴也。”(3).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春秋时越国,地在今浙江省一带。亦以指浙江。《春秋·定公五年》:“于越入吴。”杜预注:“于,发声也。”《逸周书·王会》:“于越纳,姑妹珍。”唐李嘉祐《至七里滩作》诗:“迁客投于越,临江泪满衣。”元张昱《西山亭留题》诗:“于越地形缘海尽,句吴山色过江来。”
其他解释
1.有四说。
于越造句
1.在越盾体系下,本币贬值可能降低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而美元计价资产相对于越盾计价资产净值上升。
2.辩证的思维应该是,高度重视不等于搞繁琐哲学,重视本身包含了简便;简便易行不等于“越简越好”,简便里边体现了重视。
3.带胸墙斜坡式防波堤堤顶标高的合理确定,有赖于越波量的正确计算。
4.对于“越塞”的“亡人”予以“逐捕搜索”,曾经是汉代长城体系戍守部队的防务内容之一。
5.本片由著名导演陈国星执导,卢奇、魏积安、薛淑杰、奚美娟等演技派明星主演,于越、邓英、张弛、董晴、徐东生、马晓峰、李虎城等实力演员加盟。
6.由于越南在地理位置上同中国毗邻,因而边境居民历来都有往来,他们甚至跨国界而居,隔界河相望,通婚互市,走亲串戚,亲如一家。
7.是啊,纣王残暴,没有那个大臣敢于越俎代庖,前几天梅伯劝诫他,就被纣王一炮烙处死了。
8.然而,最近几周欧元走势与瑞士法郎以及瑞典和挪威克郎更为分歧,这是由于越来越担忧欧元续存的问题。
9.专家指出,由于越南南方气候更适于传播登革热的蚊虫滋生,因此越南登革热患者主要集中在朔庄、薄寮和槟知等南方各省市。 
10.在群众体育法制建设方面,北宁省完全一致于越南国家的情况。
于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