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博望
bó wàng

【拼音】:bó wàng

【注音】:ㄅㄛˊㄨㄤˋ

【结构】:博(左右结构)望(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博望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山名。即今安徽当涂西南东梁山,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天门山。历来为攻守要地。2.苑名。3.汉张骞的封号。博望[bówàng]⒈古山名。即今安徽当涂西南东梁山,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天门山。历来为攻守要地。⒉苑名。⒊汉张骞的封号。
引证解释
⒈古山名。即今安徽当涂西南东梁山,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天门山。历来为攻守要地。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闕於牛头,託远图於博望。”李善注:“孝武大明七年博望梁山立双闕。”⒉苑名。详“博望苑”。引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登贤博望,献赋清漳。”⒊汉张骞的封号。参见“博望槎”。引《汉书·张骞传》:“騫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騫为博望侯。”明刘基《题陈大初画扇》诗之二:“争似乘槎随博望,玉绳光裹看山河。”
综合释义
古山名。即今安徽当涂西南东梁山,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天门山。历来为攻守要地。《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闕於牛头,託远图於博望。”李善注:“孝武大明七年博望梁山立双闕。”苑名。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登贤博望,献赋清漳。”详“博望苑”。汉张骞的封号。《汉书·张骞传》:“騫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騫为博望侯。”明刘基《题陈大初画扇》诗之二:“争似乘槎随博望,玉绳光裹看山河。”参见“博望槎”。
汉语大词典
(1).古山名。即今安徽当涂西南东梁山,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天门山。历来为攻守要地。《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阙于牛头,托远图于博望。”李善注:“孝武大明七年博望梁山立双阙。”(2).苑名。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登贤博望,献赋清漳。”详“博望苑”。(3).汉张骞的封号。《汉书·张骞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明刘基《题陈大初画扇》诗之二:“争似乘槎随博望,玉绳光裹看山河。”参见“博望槎”。
博望造句
1.他们中间有岸头侯张次公、博望侯张骞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骠骑将军霍去病。
2.自博望坡出道第一把火开始,再到火烧赤壁,及至云南爆烤兀突骨藤甲兵,诸葛亮用火的道法可谓犀利残忍。
3.只有诸葛亮才喜欢玩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连他自己都说干这些缺德事会折寿。
4.居然敢对我唐吻的兄弟,下如此杀手?你们给我去查,就算是把整个博望城给掀个底朝天,也要把这个混蛋揪出来,我要把他碎尸万段,灭其满门!
5.蓬莱宫阙海东南,邹衍谈天博望龛。
6.为加大“六五”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和渠道,扩大法制宣传教育领域,日前,博望区正式开通了博望区普法网并试运行。
7.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8.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9.但我们却火烧博望坡在先,火烧新野在后,杀得夏侯惇,曹仁的十万大军心惊胆裂。
10.却说夏侯惇与于禁等引兵至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队,其余尽护粮车而行。
博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