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相背
xiāng bèi

【拼音】:xiāng bèi

【注音】:ㄒ一ㄤㄅㄟˋ

【结构】:相(左右结构)背(上下结构)

【简体】:相背

【繁体】:相背

字义分解
相背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相倍'。互相背叛。相违;相反。
基础解释
亦作/'相倍/',见/'相背/'。互相背叛。相违;相反。
引证解释
⒈亦作“相倍”。⒉互相背叛。引《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⒊相违;相反。引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简与礼相背,嬾与慢相成。”唐杜甫《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诗:“檣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网络解释
相背相背,出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意为“互相背叛'。
综合释义
亦作“相倍”。互相背叛。《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相违;相反。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简与礼相背,嬾与慢相成。”唐杜甫《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诗:“檣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相背[xiāngbèi]相反、违背。《文选.左思.吴都赋》:「否泰之相背也,亦犹帝之悬解而与桎梏疏属也。」《文选.司马长卿.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汉语大词典
亦作“相倍”。(1).互相背叛。《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2).相违;相反。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唐杜甫《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诗:“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国语辞典
相反、违背。
辞典修订版
相反、违背。《文选.左思.吴都赋》:「否泰之相背也,亦犹帝之悬解而与桎梏疏属也。」《文选.司马长卿.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其他释义
1.亦作'相倍'。2.互相背叛。3.相违;相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背造句
1.且惩者自惩,犯者自犯,此与仁者立人达人之意,非大相背谬哉!今为化莠起见,莫如于监狱之外,另设工艺学堂。
2.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蔡元培。
3.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者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
4.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5.任何与合同条款相背离的地方,都应以书面形式通知。
6.任何与合同条款相背离的地方,都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
7.天下乃有能者取之,宫廷中亦是如此。人心所向众人投奔,人心相背,墙倒众人推。我大杲已有了强君,所缺的是位能匹配的帝后。
8.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蔡元培 
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道学家的口号,而生为统治者却必须知道人心相背的可怕。
10.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相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