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西荒
西
xī huāng

【拼音】:xī huāng

【注音】:ㄒ一ㄏㄨㄤ

【结构】:西(独体结构)荒(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西荒的解释
词语解释
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西荒[xīhuāng]⒈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
引证解释
⒈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引唐孟郊《感怀》诗:“羣物归大化,六龙頽西荒。”明陈子龙《门有车马客行》:“何时下诸国,车驾驰西荒。”王闿运《<桂阳州志>序》:“外道翦灭,经术大昌,教泽未竟,遂终西荒。”
网络解释
西荒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于西王母国为母系社会,在夏朝乃至之前都与中原炎黄部落相对存在。由于后来西王母国渐渐落后,中原人们觉得他们比较可怜,后来用“西王母国”的所在地“西荒”代指可怜的人。
综合释义
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唐孟郊《感怀》诗:“羣物归大化,六龙頽西荒。”明陈子龙《门有车马客行》:“何时下诸国,车驾驰西荒。”王闿运《<桂阳州志>序》:“外道翦灭,经术大昌,教泽未竟,遂终西荒。”
汉语大词典
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唐孟郊《感怀》诗:“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明陈子龙《门有车马客行》:“何时下诸国,车驾驰西荒。”王闿运《〈桂阳州志〉序》:“外道剪灭,经术大昌,教泽未竟,遂终西荒。”
其他释义
1.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
西荒造句
1.北寒极夜地、西荒不动山、南疆天罚森林、东海金岸线,这四处主要战场上,都有机械探子分布,凡是战火燃起的地方,探子们都会发来战况信息。
2.南灵州,北寒洲,东神洲,西荒洲,看主角逐鹿天下,称霸四大洲。
3.为防魔族重临,在神州大陆龙江中掷苍龙护佑,并于西荒旱漠上以上古神器炼妖壶之力封印魔君。
4.她又凭藉秘法追寻着残留的日曜元气,深入西荒,直抵乌居水侧。
5.那条长蛇本是自西荒捕来,专为了看护仙药所设,只是这一次却被那些魔蛮抓走,却是失了一大助力。
6.这西荒信奉天父神明,故多是在教廷治下,大国足有十六个之多,其余公国郡国更是数不胜数。
7.出于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地位,大隋帝国从建国之初便派重兵固守此处,可西荒胡人部落以及蛮夷部落兵强马壮,以往将领过不了多久便尽皆城破人亡。
8.天朗气清,晨光熹微,西荒的百里青屏之野,漫盖旷野的青草郁郁葱葱,一碧万顷。
9.千年时光,西荒阅历可谓是海屋添筹,大地之脉稀薄,自大地龙脉中传出的气运极其微弱,灵草灵物生长缓慢,与他荒之地相比,相差十倍不止。
10.大凉王朝地处西荒,面迎十万大山,大凉太祖就是打败了十万大山中的翼山首领翼王才建的国。
西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