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别白
bié bái

【拼音】:bié bái

【结构】:别(左右结构)白(独体结构)

【简体】:别白

【繁体】:別白

字义分解
别白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分辨明白。辩白;辩说。
引证解释
分辨明白。《汉书·董仲舒传》:“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宋李纲《论君子小人札子》:“诚能别白邪正,使君子小人不至混淆,然后天下可为。”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词曲之中,亦尝有类乐府之辞,惟声调未尽失,故世犹能识,不烦别白。”辩白;辩说。《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尝为刺史詰让,正色别白,不为屈。”
网络解释
别白别白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iébái,意思是指分辨明白。
综合释义
分辨明白。《汉书·董仲舒传》:“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宋李纲《论君子小人札子》:“诚能别白邪正,使君子小人不至混淆,然后天下可为。”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词曲之中,亦尝有类乐府之辞,惟声调未尽失,故世犹能识,不烦别白。”辩白;辩说。《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尝为刺史詰让,正色别白,不为屈。”别白[biébái]辨别明白也。《汉书·董仲舒传》:「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唐、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正直,别白善否。」?
汉语大词典
(1).分辨明白。《汉书·董仲舒传》:“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宋李纲《论君子小人札子》:“诚能别白邪正,使君子小人不至混淆,然后天下可为。”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词曲之中,亦尝有类乐府之辞,惟声调未尽失,故世犹能识,不烦别白。”(2).辩白;辩说。《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屈。”
国语词典
辨别明白。
其他解释
辨别明白也。《汉书·董仲舒传》:「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唐、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正直,别白善否。」
别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