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高秋
gāo qiū

【拼音】:gāo qiū

【注音】:ㄍㄠㄑ一ㄡ

【结构】:高(上中下结构)秋(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高秋的解释
词语解释
高秋gāoqiū。(1)秋高气爽的时节。高秋[gāoqiū]⒈秋高气爽的时节。例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英coolautumn;
基础解释
秋高气爽的时节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引证解释
⒈天高气爽的秋天。引南朝梁沉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明徐祯卿《送耿晦之守湖州》诗:“远下吴江向霅川,高秋风物倍澄鲜。”⒉深秋。引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隣。”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宅内有自雨亭子,簷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明邵璨《香囊记·闻讣》:“荒凉凉高秋时序,冷萧萧清霜天气。”
网络解释
高秋高秋: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综合释义
天高气爽的秋天。南朝梁沉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明徐祯卿《送耿晦之守湖州》诗:“远下吴江向霅川,高秋风物倍澄鲜。”深秋。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隣。”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宅内有自雨亭子,簷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明邵璨《香囊记·闻讣》:“荒凉凉高秋时序,冷萧萧清霜天气。”高秋[gāoqiū]
汉语大词典
(1).天高气爽的秋天。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明徐祯卿《送耿晦之守湖州》诗:“远下吴江向霅川,高秋风物倍澄鲜。”(2).深秋。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宅内有自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明邵璨《香囊记·闻讣》:“荒凉凉高秋时序,冷萧萧清霜天气。”
其他释义
1.天高气爽的秋天。2.深秋。
高秋造句
1.立秋到来心欢笑,祝福岂能不报到。秋风吹拂芬芳绕,秋雨滋阴又润燥,秋阳灿烂幸福高,秋光旖旎醉心潮,秋日短信最美妙,愿友快乐乐逍遥。
2.我是个弱者,没有胆量没有抱负。我抓到铜戒指,发现不是金的,简直惊呆了。像我这种人一生只有一个伟大的时刻,只在高秋千上做过一次完美的演出。余生就只求尽量不从人行道跌进水沟罢了。
3.本文就提高秋名茶品质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将微波设备用于杀青,并对二青工序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探索。
4.立秋养生:天气微凉,注意着装,气候干燥,汤水莫少,昼渐短,夜渐长,调整作息神不伤,多通风,常换气,室外空气更清新,多运动,可登高,秋花秋景养情操。
5.“这几个月以来鸟巢一直都是空着,这实在令人感到遗憾,”来自北部港口城市天津的游客高秋林说道。
6.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7.在一个月黑风高、秋高气爽的晚上我看到了一群人持枪抢劫。
8.年年岁岁九月九,两九相重又重阳;金秋九月天气爽,心旷神怡喜登高;秋粮丰收重阳糕,寓意吉祥步步高;盛世华诞祖国兴,尊老敬老新风气。祝您重阳节快乐!
9.中秋节秋高秋爽秋日,恰逢双节,花好月圆今宵再度良夜。留意月下丝丝白云,许下我问候万千,陡增相思,祝愿你快乐一万年!
10.秋高秋爽秋日,恰逢双节,花好月圆今宵再度良夜。留意月下丝丝白云,许下我问候万千,陡增相思,祝愿你快乐一万年。
高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