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丕承
pī chéng

【拼音】:pī chéng

【注音】:ㄆ一ㄔㄥˊ

【结构】:丕(上下结构)承(独体结构)

【简体】:丕承

【繁体】:丕承

字义分解
丕承的解释
词语解释
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基础解释
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引证解释
⒈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引《书·君奭》:“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汉扬雄《法言·问明》:“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明张煌言《答延平世子经书》:“幸而老世臺丕承前业,壁垒增新。”
网络解释
丕承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综合释义
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书·君奭》:“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汉扬雄《法言·问明》:“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明张煌言《答延平世子经书》:“幸而老世臺丕承前业,壁垒增新。”丕承[pīchéng]大承也。汉、扬雄《法言·问明》:「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
汉语大词典
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书·君奭》:“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汉扬雄《法言·问明》:“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明张煌言《答延平世子经书》:“幸而老世台丕承前业,壁垒增新。”
其他解释
1.大承也。汉、扬雄《法言·问明》:「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
其他释义
1.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丕承造句
1.‘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2.兆民欣戴,奉顺符谶,建位易号,丕承天序,补弊兴衰,存复祖业,诞膺皇纲,不坠於地。
3.朱杨二人背后站立者,则不能确认究竟是少将李树正,还是军令部情报处处长王丕承。【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67452/】
4.朱杨二人背后站立者,则不能确认究竟是少将李树正,还是军令部情报处处长王丕承。(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67452/)
丕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