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忠心赤胆zhōngxīnchìdǎn。(1)赤诚忠实的心,形容十分忠诚。忠心赤胆[zhōngxīnchìdǎn]⒈形容十分忠诚。
基础解释
见“赤胆忠心”,形容极其忠诚。
引证解释
⒈形容十分忠诚。引清李渔《比目鱼·谲计》:“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说唐》第三六回:“我尚师徒忠心赤胆,岂肯效那鼠辈之行?”郭小川《秋歌》之二:“我们的人哪,却有吓不破的忠心赤胆。”
网友释义
忠心赤胆,成语,作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忠诚。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汉语大词典
形容十分忠诚。清李渔《比目鱼·谲计》:“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说唐》第三六回:“我尚师徒忠心赤胆,岂肯效那鼠辈之行?”郭小川《秋歌》之二:“我们的人哪,却有吓不破的忠心赤胆。”
国语辞典
忠诚的心,赤诚的胆。形容极为忠诚不二。《封神演义.第一八回》:「因见子有忠心赤胆,直谏纣王,怜救万民,身遭剜目之灾,贫道怜你阳寿不绝,度你上山,后辅周王成其正道。」《红楼梦.第六五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伏侍他,才容下了。」也作「赤胆忠肝」、「赤胆忠心」、「赤心忠胆」。忠心赤胆[zhōngxīnchìdǎn]⒈忠诚的心,赤诚的胆。形容极为忠诚不二。也作「赤胆忠肝」、「赤胆忠心」、「赤心忠胆」。引《封神演义·第一八回》:「因见子有忠心赤胆,直谏纣王,怜救万民,身遭剜目之灾,贫道怜你阳寿不绝,度你上山,后辅周王成其正道。」《红楼梦·第六五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伏侍他,才容下了。」成语解释忠心赤胆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忠诚的心,赤诚的胆。形容极为忠诚不二。封神演义˙第十八回:因见子有忠心赤胆,直谏纣王,怜救万民,身遭剜目之灾,贫道怜你阳寿不绝,度你上山,后辅周王成其正道。红楼梦˙第六十五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伏侍他,才容下了。亦作赤胆忠肝、赤胆忠心、赤心忠胆。
其他释义
形容十分忠诚。
典故
唐三藏别了唐王,离了长安,马不停蹄,不一日来至法门寺。众僧接到里面,相见献茶,用过斋饭,不觉天晚。众僧在灯下对三藏此行议论纷纷,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只是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而已。众僧不解,问道:“法师指心点头,是为什么呀?”三藏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在佛像前发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听了,人人称羡,个个宣扬,说他是“忠心赤胆大禅法师”。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