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马如飞
mǎ rú

【拼音】:mǎ rú

【结构】:马(独体结构)如(左右结构)飞(独体结构)

【简体】:马如飞

【繁体】:馬如飛

字义分解
马如飞的解释
词语解释
马如飞,弹词演员,原名时霏,祖籍江苏丹阳,生于苏州,清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弹词唱调“马调”创始人。⒈清代苏州弹词演员。道光至光绪年间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说唱《珍珠塔》,并作了加工。唱腔朴实流畅,世称“马调”。著有开篇集《南词小引初集》以及《南词必览》等。
网友释义
马如飞,弹词演员,原名时霏,祖籍江苏丹阳,生于苏州,清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弹词唱调“马调”创始人。马调以吟诵为主,音乐性不强,但节奏明快、流畅,其创立的是评弹艺术中传播最广的一个流派。
辞典修订版
人名。(公元1851~1908)字去卿,又名时霏,江苏长洲县人。为清咸丰、光绪年间的弹词表演家,是苏州弹词主要的流派唱腔之一。年轻时作过书吏,并有《道训》、《杂谈》等着作,对评弹艺术有卓越的贡献。
其他释义
清代苏州弹词演员。道光至光绪年间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说唱《珍珠塔》,并作了加工。唱腔朴实流畅,世称“马调”。著有开篇集《南词小引初集》以及《南词必览》等。
马如飞造句
1.圈足宽厚,足底露胎处施有护胎釉,砚底施青白釉,上有釉里红草书“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诗句。
2.再说陈登,自从离开下邳后,他便催促着自己的手下,打马如飞,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曹操的军营里。
3.以最著名的南市得意楼为例,咸丰年间苏州光裕社四大名家马如飞、姚士章、赵湘洲、王石泉都曾到此献艺。
4.别只看骑马如飞龙,也要看到他驯马时留下的伤痕。
5.李鸿章打马如飞,只用半天时间便赶到家中,来不及洗漱便去拜见父母。
6.只有在中国这个这信息扭曲的地方才有什么“一门儿灵”之类的扯蛋说法,这些说法除了骗农民以外掌握一门活命的手艺之外,没啥用处——人家歌德早就说了,“一个人不会两三种外语,他就谈不到了解本国语言。”没人听,就听那些用中文连高数都看不懂的人说中文有多美,什么“赏花归去马如飞”之类。石康 
7.“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状元,是科举时代的最高功名,一旦获得,荣耀、快慰至极。
8.鸿章织染厂在商标画四角特别标注了“完全国货”字样,图中快马如飞,寓意着迅速发展民族工业的宏图大志。
9.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归去马如飞
10.耶律乌海赶到冲突之处,知道是小股宋人偷击,也率三百卫士,打马如飞,和巡哨骑兵合到一处,向丐帮诸雄和少林寺诸僧追击。
马如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