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罟罟
gǔ gǔ

【拼音】:gǔ gǔ

【简体】:罟罟

【繁体】:罟罟

字义分解
罟罟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罟罟[gǔgǔ]⒈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
引证解释
⒈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参阅王国维《蒙鞑备录笺证》。引《元史·郭宝玉传》:“岁庚午,童謡曰:‘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閼氏。’”明沉德符《顾曲杂言》:“元人呼命妇所戴笄曰罟罟,盖其土语也。”
网络解释
罟罟gǔgǔㄍㄨˇㄍㄨˇ
综合释义
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元史·郭宝玉传》:“岁庚午,童謡曰:‘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閼氏。’”明沉德符《顾曲杂言》:“元人呼命妇所戴笄曰罟罟,盖其土语也。”参阅王国维《蒙鞑备录笺证》。罟罟[gǔgǔ]金、元贵妇所专有的礼冠。头冠高耸,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二.司马善谏》:「承旨带罟罟娘子十有五人,皆务争夺家财,全无哀戚之情。」也作「固姑」、「故故」。
汉语大词典
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元史·郭宝玉传》:“岁庚午,童谣曰:‘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阏氏。’”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元人呼命妇所戴笄曰罟罟,盖其土语也。”参阅王国维《蒙鞑备录笺证》。
国语辞典
金、元贵妇所专有的礼冠。头冠高耸,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二.司马善谏》:「承旨带罟罟娘子十有五人,皆务争夺家财,全无哀戚之情。」也作「固姑」、「故故」。罟罟[gǔgǔ]⒈金、元贵妇所专有的礼冠。头冠高耸,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元·陶宗仪也作「固姑」、「故故」。引《南村辍耕录·卷二二·司马善谏》:「承旨带罟罟娘子十有五人,皆务争夺家财,全无哀戚之情。」
其他释义
1.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
罟罟造句
1.罟罟冠作为蒙古族典型的服饰品,在我国服装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2.除蒙古族使用外,罟罟冠还是许多其他民族已婚妇女的冠饰。
3.内蒙古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出土的一顶罟罟冠高度为29厘米。
4.罟罟冠作为蒙古族典型的服饰品,在我国服装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83312/罟罟造句]
5.内蒙古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出土的一顶罟罟冠高度为29厘米。【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罟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