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广成子
广
guǎng chéng zǐ

【拼音】:guǎng chéng zǐ

【注音】:ㄍㄨㄤˇㄔㄥˊㄗˇ

【结构】:广(独体结构)成(半包围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广成子

【繁体】:廣成子

字义分解
广成子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一说即老子。广成子[guǎngchéngzǐ]⒈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一说即老子。
基础解释
修行于崆峒山,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
引证解释
⒈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引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跡白云隈。”一说即老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陆德明释文:“广成子,或云即老子。”
网络解释
广成子(上古黄帝时期的仙人)广成子,修行于崆峒山,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
综合释义
修行于崆峒山,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跡白云隈。”一说即老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陆德明释文:“广成子,或云即老子。”
汉语大词典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一说即老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陆德明释文:“广成子,或云即老子。”
国语辞典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曾问以至道之要。一说为老子。广成子[guǎngchéngzǐ]⒈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曾问以至道之要。一说为老子。引《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辞典修订版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曾问以至道之要。一说为老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其他释义
1.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一说即老子。
广成子造句
1.啊,这个呢,我刚从广成子师弟那里出来,你知道的,修道之人,不要墨守成规,要变通,所以,就不能死,我就是一个例子,到处移动,活灵活现!
2.弟子此来,是将广成子所留的鼎湖天书石函呈还师伯,顺道求借九天元阳尺一用,还请师伯成全!
3.却说,有熊族轩辕自拜广成子为师已有二十年,不仅修得仙人之身,更学得文武兼济,有治理天下之才。
4.多宝一看,打不过,只有据理力争赤精子师弟,是广成子小儿,先辱骂我等,还打伤我等师弟,我的才来讨回公道的。
5.《庄子·天宥》说,轩辕黄帝去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便是“膝行而进”的。
6.轩辕有轩辕剑保护,轩辕剑射出尺许白光,正气凛然,公正不阿,诸邪避退,不敢靠近;广成子等阐教诸仙有庆云金灯白莲玉清仙光护体。
7.不仅如此,阐教的广成子游历人间,在人间借用惠子之名创立了名家学术,名家之说也跟阐教思想也完全搭不上边,名家是以提倡循名责实为学说的流派,提倡“正名实”。
8.《庄子·天宥》记载,黄帝到空峒山向广成子问道,“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
9.譬如说,广成子家住九仙山桃源洞,太乙真人则在乾元山金光洞修行。
10.因此,当他知道天下有名的智者广成子在空同山时,他立刻前往拜候,希望能从广成子那儿得到一些建言。
广成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