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简体】:诚惶诚恐

【繁体】:誠惶誠恐

字义分解
诚惶诚恐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英:withreverenceandawe;infearandtrepidatioh;诚惶诚恐[chénghuángchéngkǒng]⒈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英withreverenceandawe;infearandtrepidatioh;
基础解释
诚:确实。惶、恐:害怕。原是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小心谨慎、恐惧不安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引:《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牧养不称,奉职无効,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之六:“臣诚惶诚恐,震怖不知所出。”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干凟天威,臣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亦省作“诚惶”。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谨奉表以闻,臣云诚惶以下。”⒉ 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引: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国民党很怕批评,每次开参政会就诚惶诚恐。”林淡秋《马逢伯》:“当他轻飘飘地跟着专差冲出小客栈的大门,诚惶诚恐地踏进省政府的大门时,他发觉自己手里还捏着一双筷子。”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六:“是祸,是福?她诚惶诚恐。”⒈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引《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牧养不称,奉职无効,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之六:“臣诚惶诚恐,震怖不知所出。”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干凟天威,臣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亦省作“诚惶”。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谨奉表以闻,臣云诚惶以下。”⒉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引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国民党很怕批评,每次开参政会就诚惶诚恐。”林淡秋《马逢伯》:“当他轻飘飘地跟着专差冲出小客栈的大门,诚惶诚恐地踏进省政府的大门时,他发觉自己手里还捏着一双筷子。”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六:“是祸,是福?她诚惶诚恐。”
综合释义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网友释义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恭维、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国语辞典
⒈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例: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近坐卧不安反心安理得诚惶诚恐[chénghuángchéngkǒng]⒈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例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近坐卧不安反心安理得成语解释诚惶诚恐
辞典修订版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辞典简编版
本为古代臣子给君王奏章中表示惶恐不安的用语,今形容小心谨慎,以致于害怕不安的样子。多用于下对上的场合。 【造句】经理今天要我上台作业务简报,我内心实在诚惶诚恐。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亦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其他释义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
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近反义词
诚惶诚恐造句
1.“闻君欠安,其症凶险,诚惶诚恐,顿首顿首……逝者已矣,於乎哀哉,伏惟尚飨。
2.王书贵几个老臣,诚惶诚恐,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拔将军,猪八戒撒尿,最终淋到傻帽儿头上。
3.如果你曾经暗恋过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和你吵过架的小表哥,你也会真切地明白,这样的眷恋是多么的诚惶诚恐和患得患失。
4.在千百年来的经典的注释活动中,经师们皓首穷经,诚惶诚恐地追求圣人寄托在经典中的微言大义。
5.领导刚做完报告,批评秘书:怎么写这么长的稿子,底下的人都睡着了。秘书诚惶诚恐:很抱歉,本来报告不长,我不小心把三份复印件全给您了!
6.是谁规定了灰姑娘必须被王子拯救?童话里只说灰姑娘和王子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没有人深究过,那幸福是多么的卑微,没有人问过灰姑娘原不愿意,好像只要她的脚合适地穿上了水晶鞋,就理该感激涕零地跟王子回宫,然后永远在幸福中诚惶诚恐
7.长者赐,不敢辞,我只是感到有些诚惶诚恐,举止失措望老前辈您能谅解。
8.军部、内阁和幕僚长组成,联络会议的决议在裕仁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做出,并以天皇的名义正式公布,日本民众将其作为天皇的旨意而诚惶诚恐地奉行不悖。
9.不知状元爷大架光临,真是蓬荜增辉,令老朽诚惶诚恐诚惶诚恐
10.酷儿在被无脸长老扫过的那一秒内,心跳急速增快,诚惶诚恐,不得不赶忙将头拉回来,以防真相毕露,暴露了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诚惶诚恐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