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国际公法
guó jì gōng fǎ

【拼音】:guó jì gōng fǎ

【注音】:ㄍㄨㄛˊㄐ一ˋㄍㄨㄥㄈㄚˇ

【词性】:名词。

【简体】:国际公法

【繁体】:國際公法

字义分解
国际公法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调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关系的准则的总称。这些准则是由各国通过协议来制定、修改和执行的,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它的渊源是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通常简称国际法。国际公法[guójìgōngfǎ]⒈调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关系的准则的总称。这些准则是由各国通过协议来制定、修改和执行的,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它的渊源是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通常简称国际法。
引证解释
⒈调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关系的准则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是国家而不是个人;它的渊源是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没有象国内法那样的统一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而是通过各国的协议来制定、修改和执行。通常简称国际法,旧称万国公法。
网络解释
国际公法国际公法:法律名词
综合释义
国际公法[guójìgōngfǎ]各国所公认并遵从的法律。其来源为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等。 【造句】决定各国之间的权利及义务关系,是国际公法的功用。 
国语辞典
为各国所承认国与国间交际的法律。其依据通常是以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为准则。国际公法[guójìgōngfǎ]⒈为各国所承认国与国间交际的法律。其依据通常是以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为准则。
辞典修订版
为各国所承认国与国间交际的法律。其依据通常是以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为准则。简称为「国际法」。
辞典简编版
各国所公认并遵从的法律。其来源为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等。 【造句】决定各国之间的权利及义务关系,是国际公法的功用。 △国际法
国际公法造句
1.例如,鉴于当时修订不平等条约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的社会公意,国际公法学界对此类问题投注大量精力且成果颇丰。
2.侧岛秀展说:松本外相指出,尖阁列岛在历史上,以及就国际公法而言,是日本的一部分。不存在需要解决的领土纠纷。
3.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订条约以及与中德、中奥有关的其他国际条款、协议,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
4.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陈绍宽请来了日本海军大佐寺冈谨平和海军法律顾问信服淳平来讲授军事和国际公法
5.同日,蒋介石宴请国联调查团,恳切说明中国拥护国际公法公约及世界人道正义之素志始终不懈。
6.航空法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部门,既包括公法又包括私法,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
7.国际法律科由国际法律专员掌理,负责就国际公法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见。
8.当代国际法目前既调整国家,也调整国际组织和个人,而且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的划分变得模糊了。
9.借走的书籍包括“万国公法”,国际关系专题论文和英国下议院议员辩论大卷册。
10.为此,他主张师夷“制夷”、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利用国际公法以夷约制夷的外交策略。
国际公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