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拼音】:shǐ bù jué shū

【注音】:ㄕˇㄅㄨˋㄐㄩㄝˊㄕㄨ

【词性】:成语。

【简体】:史不绝书

【繁体】:史不絕書

字义分解
史不绝书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史不绝书shǐbùjuéshū。(1)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史不绝书[shǐbùjuéshū]⒈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例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英samethingswereverycommoninhistory;beagainandagainrepeatedinhistory;
基础解释
书:书写,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指历史上经常发生的同类事情。
引证解释
⒈史册上不断有这类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於朝,史不絶书。”刘大年《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第一次正式记录台湾历史的,是三国吴人沉莹的《临海水土志》。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网友释义
史不绝书是汉语词汇,拼音shǐbùjuéshū,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国语辞典
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史不绝书[shǐbùjuéshū]⒈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唐·徐彦伯〈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反史无前例成语解释史不绝书
辞典修订版
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唐.徐彦伯〈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唐˙徐彦伯˙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
其他释义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近反义词
史不绝书造句
1.周、汉以来,北方匈奴犯塞的记载,史不绝书;十六国、南北朝时,入主中原者亦多为北方少数民族贵族,至于西域诸国,以至印度,并不曾侵犯中国。
2.由于这一事件带着“求仙”活动的迷信表象,因此尽管史不绝书,还是未能引起后人深入的研究。
3.翻开《清实录》,严厉指斥和禁阻官员之间“迎往送来,交际馈遗”、“馈送燕会”、“聚饮成风”的上谕几乎史不绝书
4.在封建社会,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史不绝书
5.舒明天皇有儿子,幼君继统的事儿也史不绝书,为什么让皇后继位呢?这跟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大兄王有关系。
6.史书关于老子出生地的记载信而有证,历代均史不绝书
7.虽然中国历史上帝王陵寝被盗的记录史不绝书,但多属个人所为,与政府没有多大关系。
8.当然,在数千年的男权社会中,丈夫婚后寻找其他女人,妻子为了报复去寻找其他男人,这种事史不绝书
9.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对国际主义者“叛国”的指责就史不绝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卢森堡、拉法格等都曾被激烈地指责为“民族的叛徒”。
10.恋奸杀人的事情虽然史不绝书,哪有那么巧合让自己遇上,周阳连百分之一的把握都没有。
史不绝书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