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敛容
liǎn róng

【拼音】:liǎn róng

【注音】:ㄌ一ㄢˇㄖㄨㄥˊ

【结构】:敛(左右结构)容(上下结构)

【简体】:敛容

【繁体】:斂容

字义分解
敛容的解释
词语解释
敛容liǎnróng。(1)收敛面部笑容等;现出严肃的神色。敛容[liǎnróng]⒈收敛面部笑容等;现出严肃的神色。例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书·霍光传》整顿衣裳起敛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英assumeaseriousexpression;
基础解释
(书)(动)收起笑容,脸色变得严肃。
引证解释
⒈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引《汉书·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絃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我忽然想起当面笑人,不是好事,连忙敛容正色。”
网络解释
敛容敛容,汉语词汇。
释义
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
综合释义
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汉书·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絃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我忽然想起当面笑人,不是好事,连忙敛容正色。”
网友释义
敛容,汉语词汇。拼音:liǎnróng释义: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基本解释:[assumeaseriousexpression]收敛面部笑容等;现出严肃的神色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书·霍光传》
汉语大词典
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汉书·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我忽然想起当面笑人,不是好事,连忙敛容正色。”
国语辞典
端正容貌,表示肃敬。敛容[liànróng]⒈端正容貌,表示肃敬。引《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辞典修订版
端正容貌,表示肃敬。《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其他释义
〈书〉收起笑容;脸色变得严肃:~正色。
敛容造句
1.一贯骄傲奢侈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礼为教本,敬为身基,於是惊视自失,敛容抑气。
2.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
3.季素红立即敛容,将短剑归鞘,一本正色地说“你真是我表妹秦菀?”。
4.老妇人看他敛容屏气,收袖并膝,惊诧不已“人心不古,如今能把“端而坐之,敛而显拙”。
5.听到这里,没心肝的蟾蜍居然偷偷地噗嗤笑了出来,跟着又敛容正色,做出特别庄重严肃的样子。
6.李昊天恋恋不舍的望着公主坐驾离去,黄德天大人整衣敛容压低声音轻咳道现在是个大好机会。
7.糜竺孙乾等人俱是凛然,敛容肃立,泛散的双瞳重又抖搂精神,与齐国民深施一掬,大声齐道“敢不竭心尽力,助主公成就大业!”。
8.面前,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才敛容正色回道,若是为天下苍生之故,我认为我们应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好连今晚发生的所有事情,都统统忘记。
9.徐川敛容屏气的说道,脸上露出一副凶狠的表情,就连钟邹文的存在都忘记了。
10.左右或进谏,危坐敛容,痛自咎,饰非辩给,谏者拜答不暇,故人人以为贤而莫之察。
敛容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