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体用
tǐ yòng

【拼音】:tǐ yòng

【注音】:ㄊ一ˇㄩㄥˋ

【结构】:体(左右结构)用(独体结构)

【简体】:体用

【繁体】:體用

字义分解
体用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本体和作用。2.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体用[tǐyòng]⒈本体和作用。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⒉中国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基础解释
1.本体和作用。2.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引证解释
⒈本体和作用。引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是用发恳惻之诚,咨体用之要。”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告词用上语》:“制云:朕自东朝之归,方知南面之乐,宜时懿戚,同此体用。”严复《原强》:“且一羣一国之成之立,其间体用功能,实无异于生物之一体,大小虽殊,而官治相准。”⒉中国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网络解释
体用“体”与“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
综合释义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体,指世界的本原;用,指体的表现和产物。唯心主义者认为无、理、心等精神性的东西是体,而把物质性的东西如有、气、物说成是用。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有、气、物等物质性的东西是体,它们的运动是用,用离不开体。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体,指世界的本原;用,指体的表现和产物。唯心主义者认为无、理、心等精神性的东西是体,而把物质性的东西如有、气、物说成是用。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有、气、物等物质性的东西是体,它们的运动是用,用离不开体。
汉语大词典
(1).本体和作用。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要。”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告词用上语》:“制云:朕自东朝之归,方知南面之乐,宜时懿戚,同此体用。”严复《原强》:“且一群一国之成之立,其间体用功能,实无异于生物之一体,大小虽殊,而官治相准。”(2).中国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国语辞典
哲学上指:(1)​事物的本质谓之体,事物的功能谓之用。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能显示大乘体、相、用故。」(2)​静态是体,动态是用。《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在阴阳言,则用在阳而体在阴,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不可分先后。」(3)​能发生作用的事物器官谓之体,因事物器官而产生的作用谓之用。《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耳便是体,听便是用。」体用[tǐyòng]⒈哲学上指:(1)​事物的本质谓之体,事物的功能谓之用。唐·实叉难陀译(2)​静态是体,动态是用。(3)​能发生作用的事物器官谓之体,因事物器官而产生的作用谓之用。引《大乘起信论》:「能显示大乘体、相、用故。」《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在阴阳言,则用在阳而体在阴,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不可分先后。」《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耳便是体,听便是用。」
辞典修订版
哲学上指:(1)事物的本质谓之体,事物的功能谓之用。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能显示大乘体、相、用故。」(2)静态是体,动态是用。《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在阴阳言,则用在阳而体在阴,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不可分先后。」(3)能发生作用的事物器官谓之体,因事物器官而产生的作用谓之用。《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耳便是体,听便是用。」
辞典简编版
哲学上指:(1)事物的本质谓之体,物的功能谓之用。 (2)静态是体,动态是用。 (3)能发生作用的事物器官谓之体,因事物器官而产生的作用谓之用。
其他释义
1.本体和作用。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2.中国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体用造句
1.'手写'''草书体的与古埃及一种草书'''手写'''体有关的,这种草书'''手写'''体用于宗教或世俗书写中。
2.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发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
3.草砖房是用木夹板干打垒生土作为墙体,用柴草和泥来进行模具脱坯,晒干后翻起搭成的房子。
4.那预备做税卡的船正好是当作床铺掩体用,下午把人赶走,定下轮班值守,其余的人就去睡了,反倒是杭大桥眼皮打架,却还要来回奔走。
5.墙体用钢丝网连接在一起,屋顶和楼板用铁棒连接。
6.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7.立面作三个尖顶钟楼,通体用尖券、壁柱、彩玻璃窗和壁龛装饰。
8.三言两语之间使儒家体用双废,可谓一招毙命。
9.熊十力在批判总结儒释道各家体用观的基础上,提出了颇具特色、包含丰富辩证法思想的“体用不二”论。
10.目的:制备出无补体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样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用于重症肌无力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体用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