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咨议
zī yì

【拼音】:zī yì

【注音】:ㄗ一ˋ

【结构】:咨(上下结构)议(左右结构)

【繁体】:諮議

字义分解
咨议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参见:咨议,咨议咨议[zīyì]⒈参见:咨议,咨议。
基础解释
参见:[[咨议]],[[咨议]]
引证解释
⒈旧时备顾问的幕僚。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清史稿·郑成功传》:“﹝郑锦﹞以永华为咨议,冯锡范为侍卫,引兵至臺湾。”郁达夫《迷羊》:“他居然留我在署中作伴,并且委了我一个挂名的咨议。”
网络解释
咨议zīyì旧时备顾问的幕僚
综合释义
旧时备顾问的幕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清史稿·郑成功传》:“﹝郑锦﹞以永华为咨议,冯锡范为侍卫,引兵至臺湾。”郁达夫《迷羊》:“他居然留我在署中作伴,并且委了我一个挂名的咨议。”咨议[zīyì]旧时指供咨询的参谋人员“以永华为咨议,冯锡范为侍卫,引兵至台湾。”
汉语大词典
旧时备顾问的幕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清史稿·郑成功传》:“﹝郑锦﹞以永华为咨议,冯锡范为侍卫,引兵至台湾。”郁达夫《迷羊》:“他居然留我在署中作伴,并且委了我一个挂名的咨议。”
国语辞典
咨询商议。咨议[zīyì]⒈咨询商议。引《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田畴传》:「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议。」近商讨参议
其他释义
旧时指供咨询的参谋人员:以永华为咨议,冯锡范为侍卫,引兵至台湾。
近反义词
咨议造句
1.他的智慧不可能因缺乏咨议而陷于窘迫。他的仁爱也不可能使本要赞美上帝施予万物之神圣慷慨的人因其自身所受荣宠不及而心生怨尤。
2.立即中止建校进程,着手与当地社区展开协商、咨议
3.在此基础上对奉天省咨议局提出了保护策略,在修复的技术层面展开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4.笔者选择福建咨议局作为研究对象,既想揭示其在福建省议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又想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来反观中国议会制度发展的全局。
5.对此事件的看法咨议局内部分成两派,以议长杨毓泗为首的一派支持官府,污蔑农民曲士文为“莠民造反”、“反清抗捐”,主张镇压。
6.国家元首称大唐总长或是大唐客长,意思是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且实行--国之大事皆众咨议而行,以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传承,前后历任十二位总长。
7.各咨议党与合作组织有发言权,但不参与投票表决。
8.嗣后担任浙江第五区禁烟监督、北京大总统府军事处咨议官等职;袁世凯帝制自为,他毅然离京南下,投身护国运动。
9.由于特殊的原因,广东咨议局在许多方面显得与众不同。
10.然后,议员们推定孙洪伊、王法勤两人代表咨议局赴滦州访问张绍曾,表示二十镇如宣布起义,经过天津组织政府,顺直咨议局完全担任筹拨军饷,按时供应。
咨议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