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柏马
bǎi mǎ

【拼音】:bǎi mǎ

【注音】:ㄅㄞˇㄇㄚˇ

【结构】:柏(左右结构)马(独体结构)

【繁体】:柏馬

字义分解
柏马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柏马'。唐扬之罘就学于韩愈,中途归,韩惜而作《招扬之罘》诗以招之。诗有'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羈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句,以柏﹑马为喻,说明就师求学方能成才之理。后遂用为典故。
基础解释
亦作/'柏马/',亦作/'柏马/'。唐扬之罘就学于韩愈,中途归,韩惜而作《招扬之罘》诗以招之。诗有/'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羈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句,以柏﹑马为喻,说明就师求学方能成才之理。后遂用为典故。
引证解释
⒈亦作“栢马”。唐扬之罘就学于韩愈,中途归,韩惜而作《招扬之罘》诗以招之。诗有“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覊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轡……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句,以柏、马为喻,说明就师求学方能成才之理。后遂用为典故。引宋程俱《葺蜗庐吴下用叶翰林见寄诗韵作》:“明知计出栢马下,正拟身全木雁中。”
网络解释
柏马唐扬之罘就学于韩愈,中途归,韩惜而作《招扬之罘》诗以招之。诗有'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句,以柏﹑马为喻,说明就师求学方能成才之理。后遂用为典故。
综合释义
亦作“栢马”。唐扬之罘就学于韩愈,中途归,韩惜而作《招扬之罘》诗以招之。诗有“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覊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轡……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句,以柏、马为喻,说明就师求学方能成才之理。后遂用为典故。宋程俱《葺蜗庐吴下用叶翰林见寄诗韵作》:“明知计出栢马下,正拟身全木雁中。”柏马[bǎimǎ]
汉语大词典
亦作“柏马”。唐扬之罘就学于韩愈,中途归,韩惜而作《招扬之罘》诗以招之。诗有“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句,以柏、马为喻,说明就师求学方能成才之理。后遂用为典故。宋程俱《葺蜗庐吴下用叶翰林见寄诗韵作》:“明知计出柏马下,正拟身全木雁中。”
其他释义
1.亦作'柏马'。2.唐扬之罘就学于韩愈,中途归,韩惜而作《招扬之罘》诗以招之。诗有'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羈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句,以柏﹑马为喻,说明就师求学方能成才之理。后遂用为典故。
柏马造句
1.据报道,巴拉圭“驻台大使”曾悬缺了长达一年之久,经过长时间等待,新任“驻台大使”柏马绍总算向马英九呈递到任“国书”。
柏马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