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凶逆
xiōng nì

【拼音】:xiōng nì

【注音】:ㄒㄩㄥㄋ一ˋ

【结构】:凶(半包围结构)逆(半包围结构)

【简体】:凶逆

【繁体】:兇逆

字义分解
凶逆的解释
词语解释
凶恶叛逆。亦指凶恶叛逆的人。凶逆[xiōngnì]⒈凶恶叛逆。亦指凶恶叛逆的人。
基础解释
凶恶叛逆。亦指凶恶叛逆的人。
引证解释
⒈凶恶悖逆。引《后汉书·董卓传》:“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三国魏曹丕《<典论>叙》:“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南朝梁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侯景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北齐书·魏兰根传》:“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槨材。”⒉指凶恶悖逆的人。引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后汉书·伏湛传》:“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戹,授命不顾。”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凶逆。”凶恶叛逆。亦指凶恶叛逆的人。南朝陈徐陵《梁贞侯与王太尉僧辩书》:“梟獍豺狼,肆逞兇逆。”《隋书·卫玄传》:“臣二世受恩,一心事主,董率熊羆,志梟兇逆。”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兇逆。”
网络解释
凶逆凶逆,拼音xiōngnì,释义.凶恶悖逆,意思是指凶恶悖逆的人。
综合释义
凶恶悖逆。《后汉书·董卓传》:“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三国魏曹丕《<典论>叙》:“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南朝梁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侯景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北齐书·魏兰根传》:“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槨材。”指凶恶悖逆的人。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后汉书·伏湛传》:“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戹,授命不顾。”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凶逆。”凶恶叛逆。亦指凶恶叛逆的人。南朝陈徐陵《梁贞侯与王太尉僧辩书》:“梟獍豺狼,肆逞兇逆。”《隋书·卫玄传》:“臣二世受恩,一心事主,董率熊羆,志梟兇逆。”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兇逆。”凶逆[xiōngnì]凶恶逆上也。北齐、颜之推《严氏家训·慕贤》:「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
网友释义
iōngnìㄒㄩㄥㄋㄧˋ凶逆(1).凶恶悖逆。《后汉书·董卓传》:“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三国魏曹丕《叙》:“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南朝梁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侯景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北齐书·魏兰根传》:“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椁材。”(2).指凶恶悖逆的人。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后汉书·伏湛传》:“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戹,授命不顾。”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凶逆。”
汉语大词典
(1).凶恶悖逆。《后汉书·董卓传》:“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三国魏曹丕《〈典论〉叙》:“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南朝梁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侯景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北齐书·魏兰根传》:“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椁材。”(2).指凶恶悖逆的人。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后汉书·伏湛传》:“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授命不顾。”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凶逆。”凶恶叛逆。亦指凶恶叛逆的人。南朝陈徐陵《梁贞侯与王太尉僧辩书》:“枭獍豺狼,肆逞凶逆。”《隋书·卫玄传》:“臣二世受恩,一心事主,董率熊罴,志枭凶逆。”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凶逆。”
国语辞典
凶狠忤逆。凶逆[xiōngnì]⒈凶狠忤逆。引《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三国·魏·曹丕《典论·奸谗》:「皆近取乎骨肉之间,以成其凶逆。」⒉凶狠暴逆之人。引《后汉书·卷二十六·伏湛传》:「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戹,授命不顾。」《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
其他解释
凶恶逆上也。北齐、颜之推《严氏家训·慕贤》:「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
其他释义
1.凶恶叛逆。亦指凶恶叛逆的人。
凶逆造句
1.玄备世臣,并居列位,而包藏祸心,构图凶逆,交关阉竖,授以奸计,畏惮天威,不敢显谋,乃欲要君胁上,肆其诈虐,谋诛良辅,擅相建立,将以倾覆京室,颠危社稷。
2.明面上的大义是——曹操东征徐州,是奉天子明诏,伸张大义,铲除凶逆,吊民伐罪。
3.“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4.操子丕,载其凶逆,窃据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隳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恭行天罚。
5.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6.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
7.今曹操阻兵安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
8.汉之代,寰海未宁,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逆
9.明面上的大义是——曹操东征徐州,是奉天子明诏,伸张大义,铲除凶逆,吊民伐罪。[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10.“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凶逆造句]
凶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