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偏颇
piān pō

【拼音】:piān pō

【注音】:ㄆ一ㄢㄆㄛ

【词性】:形容词。

【结构】:偏(左右结构)颇(左右结构)

【简体】:偏颇

【繁体】:偏頗

字义分解
偏颇的解释
词语解释
偏颇piānpō。(1)不公平;偏袒。偏颇[piānpō]⒈不公平;偏袒。例内偏颇于妻子,外僭惑于知友。——王符《潜夫论》英biased;partial;
基础解释
(书)(形)偏于一方面;不公平:立论失之~。
引证解释
⒈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引语出《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孔传:“偏,不正;陂,不平。”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偏颇於妻子,外僭惑於知友。”唐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诗:“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清黄景仁《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诗:“青天明月不改色,歷照过客无偏颇。”郭沫若《文艺论集·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既晓得我自己性格的偏颇,意志的薄弱,但是我也很想从事于纠正与锻炼。”
网络解释
偏颇偏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iānpō,指的是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偏向某一方面,有失公允:偏颇之论,上天无偏颇,莫怀偏颇之意,常存公正之心。
综合释义
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语出《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孔传:“偏,不正;陂,不平。”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偏颇於妻子,外僭惑於知友。”唐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诗:“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清黄景仁《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诗:“青天明月不改色,歷照过客无偏颇。”郭沫若《文艺论集·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既晓得我自己性格的偏颇,意志的薄弱,但是我也很想从事于纠正与锻炼。”
网友释义
偏颇,指的是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偏向某一方面,有失公允:偏颇之论,上天无偏颇,莫怀偏颇之意,常存公正之心。
汉语大词典
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语出《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孔传:“偏,不正;陂,不平。”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偏颇于妻子,外僭惑于知友。”唐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诗:“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清黄景仁《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诗:“青天明月不改色,历照过客无偏颇。”郭沫若《文艺论集·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既晓得我自己性格的偏颇,意志的薄弱,但是我也很想从事于纠正与锻炼。”
国语辞典
偏向于一方,有失公正。偏颇[piānpō]⒈偏向于一方,有失公正。引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偏颇于妻子,外僭惑于知友。」《晋书·卷七一·熊远传》:「赐天下爵,于恩为普,无偏颇之失。」反公正
辞典修订版
偏向于一方,有失公正。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偏颇于妻子,外僭惑于知友。」《晋书.卷七一.熊远传》:「赐天下爵,于恩为普,无偏颇之失。」
辞典简编版
偏向于一方,有失公正。 【造句】处事态度要公正而不偏颇,才能使人信服。
其他解释
颇亦偏也。《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释文:「陂音秘,旧本作颇,音普多反。」;《周礼·地官·旅师》:「平颁其兴积。」注:「平颁之不得偏颇有多少。」;《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故〈洪范〉曰:『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注:「案,义古音俄,正与颇协。而唐孝明诏改从《易·泰卦》:『九三,之无平不陂。』非是。观此〈宋世家〉犹作颇字,乃古书之未经窜改者。」;《易林·良之大有》:「情伪难知,使我偏颇。」;《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勿使偏颇。」;《晋书·熊远传》:「无偏颇之失。」
其他释义
偏向某一方面,有失公允:偏颇之论|上天无偏颇|莫怀偏颇之意,常存公正之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偏颇造句
1.平心而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失偏颇
2.评价历史人物应不失偏颇
3.由于你不了解情况,所以看法未免有些偏颇
4.历史学家批评项羽的妇人之仁,无疑失之偏颇
5.行事泯偏颇,唯宜秉鉴悬衡,儆予有隙;存心置公正,所贵循纲饰纪,慎尔无私。
6.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局限,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公允地评价郑和,避免因评价偏颇,而潜滋暗长的虚骄之气对学生思想的侵害。
7.一忧舆论宣传失之偏颇,对村组干部不利。
8.一派坚持鲁迅、冯雪峰的立场,一派要为周扬和“国防文学”辩护,还有一派比较持中,认为当时论争双方各有偏颇
9.再次,你得到的原始细节,从源头上,并没有从偏颇用地,以作降压,造谣惑众和蔓延提供错误资料,以填补自己的口袋。
10.虽然有些见解不无偏颇,而他们又都很执傲,甚至连小小的口笔之误都不肯承认,说话又很不讨人喜欢,但他们的才思和锐气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偏颇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