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通史
tōng shǐ

【拼音】:tōng shǐ

【注音】:ㄊㄨㄥㄕˇ

【词性】:名词。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史(独体结构)

【简体】:通史

【繁体】:通史

字义分解
通史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通史tōngshǐ。(1)指对各个时期史实连贯叙述的史书。通史[tōngshǐ]⒈指对各个时期史实连贯叙述的史书。例《世界通史》《中国通史》英comprehensivehistory;generalhistory;
基础解释
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与“断代史”相对。
引证解释
⒈不限于一个朝代、通贯古今的史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⒉通晓历史。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但是通经不通史,也不过作一个‘朝廷不甚爱惜之官’。便是通经通史,博古而不知今,究竟也于时无补。”
网络解释
通史“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现在的历史。
综合释义
不限于一个朝代、通贯古今的史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通晓历史。《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但是通经不通史,也不过作一个‘朝廷不甚爱惜之官’。便是通经通史,博古而不知今,究竟也于时无补。”
汉语大词典
(1).不限于一个朝代、通贯古今的史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2).通晓历史。《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但是通经不通史,也不过作一个‘朝廷不甚爱惜之官’。便是通经通史,博古而不知今,究竟也于时无补。”
国语辞典
贯通古今,连贯各朝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通史[tōngshǐ]⒈贯通古今,连贯各朝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英语narrativehistory,comprehensivehistory,ahistorycoveringanextendedperiod德语allgemeineGeschichte,epochenübergreifendehistorischeAbhandlung法语histoiregénérale
辞典简编版
贯通古今,连贯各朝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监》。
其他释义
通述古今的史书。如司马迁的《史记》等。对国家、地区以至全世界的历史进行古今贯通著述的著作,也属通史。
通史造句
1.明代的所谓皇庄,按照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兴起于永乐末年,于正德时期达到高峰,然而到了明世宗即位后的嘉靖年间,皇庄就已经被废除。
2.范文澜在长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总结出通史编撰的“直通”、“旁通”、“会通”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然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作用。
3.这些或者残缺得只剩下几片,或者修复一新宛如刚刚烧制好的样品,它们排列在一间房间里简直就是一部无声的中国通史
4.盛世编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公路交通史的编纂。
5.这里所谓的中国史学通史,并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概念。
6.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历史学家试图将犹太史、基督教史、过去的希腊和罗马文献合为一体,写一部通史
7.当然,反过来说,中国通史也不能是历史学家凭借记忆或涉览所及,或个人兴趣而决定取舍。
8.擅长山水和花鸟,涉猎人物、研习书法,略通史论。
9.郑樵第一个创立了中国通史体系。
10.这本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
通史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