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敲门
qiāo mén

【拼音】:qiāo mén

【注音】:ㄑ一ㄠㄇㄣˊ

【词性】:动词。

【结构】:敲(左右结构)门(独体结构)

【简体】:敲门

【繁体】:敲門

字义分解
敲门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叩门。古代婚仪中的纳采。敲门[qiāomén]⒈叩门。古代婚仪中的纳采。
基础解释
1.拍门、扣门。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
引证解释
⒈叩门。引宋苏轼《浣溪沙》词:“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和两个公人来到庄院敲门。”巴金《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门地敲门。”⒉古代婚仪中的纳采。《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引宋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綵四十匹。”原注:“即古之纳采。”
网络解释
敲门故事在两条线上展开。一条线叙述主人公四年来的辛勤努力和一家人为了主人公读大学而付出的惨重的牺牲;另一条线却主要写主人公父亲的人生史。
综合释义
叩门。宋苏轼《浣溪沙》词:“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和两个公人来到庄院敲门。”巴金《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门地敲门。”古代婚仪中的纳采。《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宋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綵四十匹。”原注:“即古之纳采。”
汉语大词典
(1).叩门。宋苏轼《浣溪沙》词:“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和两个公人来到庄院敲门。”巴金《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门地敲门。”(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宋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綵四十匹。”原注:“即古之纳采。”
国语辞典
拍门、扣门。敲门[qiāomén]⒈拍门、扣门。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说话间,忽然门外有人敲门得紧。」《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门外哭了一场,又哭一场,又不敢敲门。」近拍门打门扣门
辞典修订版
拍门、扣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说话间,忽然门外有人敲门得紧。」《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门外哭了一场,又哭一场,又不敢敲门。」
辞典简编版
拍门、扣门。 【造句】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其他释义
1.叩门。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敲门造句
1.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2.听到日军敲门,李大娘不动声色地把游击队伤员藏进地窖里。
3.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沉思。
4.他似乎认为财富是快乐的敲门砖。
5.张莉母亲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听到有人敲门,高兴极了!
6.他看书看得入了神,连敲门声都没听见。
7.她来到窗前,希望能听到盼望已久的敲门声。
8.前几天城管科就派施工队逐家逐户敲门拆除,不胜其烦。
9.机会就最没有耐心的客人,只敲一次门就走了。
10.砰砰一阵敲门声把我们吓得魂不附体。
敲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