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散乐
sǎn yuè

【拼音】:sǎn yuè

【注音】:ㄙㄢˇㄩㄝˋ

【结构】:散(左右结构)乐(独体结构)

【简体】:散乐

【繁体】:散樂

字义分解
散乐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2.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基础解释
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引证解释
⒈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引《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⒉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人呼路岐乐人为散乐。”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元汤式《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爱人》套曲:“少不得留与青楼做散乐,倒不眊眊。”
网络解释
散乐散乐即中国的百戏和杂戏,它是由周代的民间乐舞发展而成的曲艺、杂耍和音乐结合成的一种节目。唐代年间与唐乐一起传入日本。日本对散乐非常重视,朝廷指定散乐户,以演奏散乐为世业,受国家的保护和奖励。
综合释义
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人呼路岐乐人为散乐。”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元汤式《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爱人》套曲:“少不得留与青楼做散乐,倒不眊眊。”散乐[乐舞类型名。历代关于散乐,均有不同之诠释,总括而言,是指民间歌舞、杂技百戏及戏曲等之综合命名。周朝(公元前@@@@@世纪~公元前@@@@@)时,有散乐,是指由乐舞官员旄人负责教授的一种民间舞蹈及少数民族之舞蹈。秦朝(公元前@@@@@~公元前@@@@@)称其为散乐百戏。汉以来,散乐多来自西域。外来之歌舞、幻术、杂手艺等杂技,加上原有之说唱艺术串连在一场中演出之形式,流传颇广。《周礼.卷二十四》、《通典.卷一百四十六》。  散乐是老百姓喜好的民间杂戏杂乐,从周代以来,概括一切尚未得到统治者正式重视的各种民间音乐形式的总名称。由于民间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不断出现,故散乐的具体内容,也常依时代而不同,伸缩性极大,而且常是民间音乐新兴因素的托身之所。#####]乐舞类型名。历代关于散乐,均有不同之诠释,总括而言,是指民间歌舞、杂技百戏及戏曲等之综合命名。周朝(公元前@@@@@世纪~公元前@@@@@)时,有散乐,是指由乐舞官员旄人负责教授的一种民间舞蹈及少数民族之舞蹈。秦朝(公元前@@@@@~公元前@@@@@)称其为散乐百戏。汉以来,散乐多来自西域。外来之歌舞、幻术、杂手艺等杂技,加上原有之说唱艺术串连在一场中演出之形式,流传颇广。《周礼.卷二十四》、《通典.卷一百四十六》。  散乐是老百姓喜好的民间杂戏杂乐,从周代以来,概括一切尚未得到统治者正式重视的各种民间音乐形式的总名称。由于民间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不断出现,故散乐的具体内容,也常依时代而不同,伸缩性极大,而且常是民间音乐新兴因素的托身之所。
汉语大词典
(1).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2).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人呼路岐乐人为散乐。”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元汤式《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爱人》套曲:“少不得留与青楼做散乐,倒不眊眊。”
国语辞典
一种乐曲:(1)​先秦的一种宫廷乐舞。专指六乐及小舞以外,由低级乐官所掌握的民间乐舞。《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2)​南北朝后各种戏、乐的表演。《周书.卷七.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如是杂变,总名百戏。」
辞典修订版
一种乐曲:(1)先秦的一种宫廷乐舞。专指六乐及小舞以外,由低级乐官所掌握的民间乐舞。《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2)南北朝后各种戏、乐的表演。《周书.卷七.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如是杂变,总名百戏。」宋、元以后,称民间艺人或专业戏曲艺人为「散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扞离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散乐造句
1.墓主人壁画左侧第一立面亦为两侍女,手捧茶盘,侧身相对而立,第二立面左侧为侍女,右侧为打大鼓和拍板的散乐吏,墓门两侧各站一位门吏。
2.演奏者的乐器种类繁多,经专家研究确认的乐器有方响、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笙、笛等,堪称一支演奏散乐的小型乐队。
3.狄叡并不来追赶,只是将碧箫放在口边,一阵悠远而苦涩的箫声缓缓逸散,乐声中夹杂着一股股令人凄惘的情愁和若即若离的忧怨。
4.因为汉代的“百戏”或“散乐”均带有较多的“杂技”成分。
5.继花儿乐队向媒体透露将以成员单飞的形式解散乐队的消息后,昨日,唱片公司金牌大风举办欢散会,正式宣告1998年出道的花儿乐队解散。
6.26我爱乐,留住心情欢乐的feel,扩散乐趣淋漓的cell,利用尽情娱乐的tool,不做闷闷不乐的fool,打造快乐自我的cool,我爱乐,你爱乐,愿你乐享人生,幸福生活!www。chazidian。com/zj-279529/查字典造句网
7.26我爱乐,留住心情欢乐的feel,扩散乐趣淋漓的cell,利用尽情娱乐的tool,不做闷闷不乐的fool,打造快乐自我的cool,我爱乐,你爱乐,愿你乐享人生,幸福生活!(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79529/散乐造句)
散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