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斑蝥bānmáo。(1)一种昆虫,体长六七分,颜色美丽,爱捕食小虫。斑蝥[bānmáo]⒈一种昆虫,体长六七分,颜色美丽,爱捕食小虫。例还有斑蝥。——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所说斑蝥,为类似斑蝥的“行夜虫”,俗称“打屁虫”英cantharides;
基础解释
1.斑蝥,中药名。2.一种昆虫,体长六七分,颜色美丽,爱捕食小虫。
引证解释
⒈昆虫名,有黑色硬壳,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能飞,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斑蝥》:“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引吴普《本草》又名斑菌,曰腃髮,曰晏青。”
网络解释
斑蝥斑蝥,中药名。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phalerata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cichoriiLinnaeus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瘸,攻毒蚀疮的功效。主要用于瘕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综合释义
斑蝥,中药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斑蝥》:“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吴普《本草》又名斑菌,曰腃髮,曰晏青。”
汉语大词典
昆虫名,有黑色硬壳,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能飞,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斑蝥》:“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吴普《本草》又名斑菌,曰腃发,曰晏青。”
国语辞典
虎甲虫的别名。参见「虎甲虫」条。斑蝥[bānmáo]⒈虎甲虫的别名。参见「虎甲虫」条。法语cantharideofficinale
其他释义
昆虫,触角呈鞭状,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大豆、棉花、茄子等农作物。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