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惩前毖后
chéng qián bì hòu

【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注音】:ㄔㄥˊㄑ一ㄢˊㄅ一ˋㄏㄡˋ

【词性】:动词、成语。

【繁体】:懲前毖後

字义分解
惩前毖后的解释
词语解释
惩前毖后chéngqián-bìhòu。(1)惩处以前的过错,戒慎今后再犯。惩前毖后[chéngqiánbìhòu]⒈惩处以前的过错,戒慎今后再犯。英learnalessonfromthepasttoavoidfuturemistakes;
基础解释
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引证解释
⒈亦省作亦省作“惩毖”。引语本《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明张居正《答河道吴自湖计河漕书》:“顷丹阳浅阻,当事诸公毕智竭力,仅克有济,惩前毖后,预为先事之图可也。”《清史稿·兵志二》:“同治中兴以后,疆臣列帅,惩前毖后,渐改练勇巡防之制。”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明史·姜应麟传》:“陈天下五大弊……曰惩毖愈甚,頽废愈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军方面消息》:“得此惩毖,足使我民自知病痛所在。”
综合释义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唐总理~,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网友释义
惩前毖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惩前毖后”常误写为“惩前毙后”,应注意。】
汉语大词典
谓从以前的错误或失败中吸取教训,使以后不至重犯。语本《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明张居正《答河道吴自湖计河漕书》:“顷丹阳浅阻,当事诸公毕智竭力,仅克有济,惩前毖后,预为先事之图可也。”《清史稿·兵志二》:“同治中兴以后,疆臣列帅,惩前毖后,渐改练勇巡防之制。”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亦省作亦省作“惩毖”。《明史·姜应麟传》:“陈天下五大弊……曰惩毖愈甚,颓废愈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军方面消息》:“得此惩毖,足使我民自知病痛所在。”
国语辞典
语本《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戒慎不再犯错。惩前毖后[chéngqiánbìhòu]⒈语本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戒慎不再犯错。引《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清史稿·卷一三一·兵志二》:「同治中兴以后,疆臣列帅,惩前毖后,渐改练勇巡防之制。」成语解释惩前毖后
其他释义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典故
西周年幼的周成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治理国家,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造谣说周公准备篡位,周公为表忠心隐居外地。管叔鲜等立即叛乱,周成王请周公率军讨伐。周成王说他要从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情形。
出处
《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近反义词
惩前毖后造句
1.最后,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
2.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3.基于以上所述,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责成徐少寒同学今后包揽宿舍所有卫生清洁工作。
4.我倒是觉得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本着惩前毖后的原则,以这件事情为范本,针对诸如此类事件发个社论之类的文章,予以澄清。
5.对犯错误的人,我们应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
6.对于犯错误的人,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以便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
7.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
8.对醉驾采取“重典思维”,以惩前毖后,从法律层面得到了呼应。
9.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捕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10.认为经过马江一战挫折后,海防薄弱的闽浙、台澎一带,急需装备铁甲舰,“惩前毖后之计,整顿海军必须造办铁甲,时势所趋,无庸再决者也”。
惩前毖后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