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孔明
kǒng míng

【拼音】:kǒng míng

【注音】:ㄎㄨㄥˇㄇ一ㄥˊ

【结构】:孔(左右结构)明(左右结构)

【简体】:孔明

【繁体】:孔明

字义分解
孔明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2.很明达;很明晰。3.指明显。4.诸葛亮的字。三国蜀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隆中,世称'卧龙'。刘备三顾草庐,他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遂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
基础解释
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很明达;很明晰。指明显。诸葛亮的字。三国蜀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隆中,世称/'卧龙/'。刘备三顾草庐,他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遂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
引证解释
⒈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引《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郑玄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薛综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⒉很明达;很明晰。引《汉书·叙传下》:“乌呼史迁,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吕向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唐王维《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⒊指明显。引唐韩愈《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⒋诸葛亮的字。三国蜀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隆中,世称“卧龙”。刘备三顾草庐,他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遂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引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孔明盘桓,俟时而动。”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卧龙得孔明。”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孔明、知六壬的鬼谷、画八卦的伏羲。”
网络解释
孔明(小说《水浒传》人物)孔明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毛头星,青州人氏,与弟弟孔亮同为宋江的徒弟。他原是孔家庄大少爷,后在白虎山落草,并联合二龙山、桃花山攻打青州,而后又一同加入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二位,上应地猖星,担任守护中军步军骁将。征方腊时病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综合释义
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郑玄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薛综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史迁,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吕向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唐王维《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指明显。唐韩愈《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诸葛亮的字。三国蜀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隆中,世称“卧龙”。刘备三顾草庐,他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遂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孔明盘桓,俟时而动。”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卧龙得孔明。”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孔明、知六壬的鬼谷、画八卦的伏羲。”孔明[kǒngmíng]三国时蜀汉诸葛亮的字。参见「诸葛亮」条。非常明亮洁净。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天秩有礼,神监孔明。」
汉语大词典
(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郑玄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薛综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2).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史迁,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群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吕向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唐王维《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3).指明显。唐韩愈《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4).诸葛亮的字。三国蜀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隆中,世称“卧龙”。刘备三顾草庐,他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遂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孔明盘桓,俟时而动。”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孔明、知六壬的鬼谷、画八卦的伏羲。”
国语辞典
三国时蜀汉诸葛亮的字。参见「诸葛亮」条。
辞典修订版
三国时蜀汉诸葛亮的字。参见「诸葛亮」条。非常明亮洁净。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天秩有礼,神监孔明。」
孔明造句
1.众人听得法正与孔明二人争论,都听得的云里雾里,唯有邓艾以听出了其中的奥妙,拍案叫绝,众人皆惊。
2.如《临江会》中周瑜欲杀孔明反被孔明暗算,其脸色时而变红,时而转紫,时而变青,最后口吐鲜血,脸色又从青变灰。
3.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气宇轩昂,料定此人必是前来游说。
4.又因他平日里喜着一袭白色儒衫,头戴白冠,自诩诸葛孔明手扶羽扇,故而江湖中人才会对他有着‘白冠白衫羽扇扶,细肤细眼八字胡’这样的说法。
5.嫦娥一微笑,八戒魂都掉;黄蓉一微笑,郭靖心就跳;孔明一微笑,计谋定当妙;你若一微笑,鼻涕往外跑;祝节日快乐!
6.面如冠玉的诸葛孔明,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弹琴退懿,何其智哉;江东“小霸王”。
7.级别的不同直接导致无法沟通无法理解,所谓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是用来安慰蠢人的废话,事实上,三百个臭皮匠,也不会理解孔明先生究竟是在想些什么。
8.正话反说,这种刚愎自用、自视甚高、睥睨一切的人,肯买谁的账?当日孔明引兵一万五千,与张飞同日起行。
9.引至堂上,孙权下阶相迎,优礼相待,施礼完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的旁边,只看他讲话。
10.孔明能说动周瑜,但未必能说过您。您爽朗的笑声证明一点:您是个乐天派,您肯定是个健康长寿的人。
孔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