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口无择言
kǒu wú zé yán

【拼音】:kǒu wú zé yán

【注音】:ㄎㄡˇㄨˊㄗㄜˊ一ㄢˊ

【词性】:成语。

【简体】:口无择言

【繁体】:口無擇言

字义分解
口无择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口无择言[kǒuwúzéyán]⒈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引证解释
⒈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引《孝经·卿大夫》:“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唐玄宗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
综合释义
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口无择言[kǒuwúzéyán]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也作「口不择言」。
国语辞典
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也作「口不择言」。口无择言[kǒuwúzéyán]⒈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也作「口不择言」。引《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例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成语解释口无择言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亦作口不择言。
其他释义
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口无择言造句
1.老董虽然很吃惊包乐天的口无择言,仍然哀求说。
2.雷霆看着酥胸微颤的邓晓雯,口无择言的解释道。
3.眼前的女子就是外面传成大神一样的暮紫钰,只不过她是负面形象,琴棋书画样样不会,做事不加脑子,口无择言,容貌却又是一等一的绝色。
4.我与这小贩素未相识,他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冰糖葫芦,这人说话口无择言,定然三分真七分假,我可不要轻信于他。
5.听苏海如此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心想这孩子说话未免也太口无择言了吧。
6.唯心口无择言的骂着,由于激动,一张美丽的小脸涨的通红,将枕头砸向顾言,发泄着自己的怒气。
7.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
8.他口无择言,讲得头头是道。
9.白月兰突然崩溃了,口无择言地说,“我只见过他……
10.他毕竟是一只兔子,不是真正的人,说话都是用神念传出来的,自然不知道这是什么,而且口无择言
口无择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