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英华
yīng huá

【拼音】:yīng huá

【注音】:一ㄥㄏㄨㄚˊ

【词性】:名词。

【结构】:英(上下结构)华(上下结构)

【简体】:英华

【繁体】:英華

字义分解
英华的解释
词语解释
英华yīnghuá。(1)形容草木之类,原指美好的花木,后指优异的人或物;精华或精英。英华[yīnghuá]⒈形容草木之类,原指美好的花木,后指优异的人或物;精华或精英。例文苑英华。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礼记·乐记》英illustriouspersonsorthings;
基础解释
1.秀美的草木。2.美名。3.精华。
引证解释
⒈言花木之美。也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引《文选·扬雄<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李善注:“英华,草木之美者,故以喻帝德焉。”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秋菊春兰,英华靡絶。”宋苏轼《谢吕龙图》诗之二:“蔀屋之陋,復生光彩;陈根之朽,再出英华。”⒉精英华彩。引《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浩荡英华溢,瀟疏物象泠。”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曾文正公劝人读七部书》:“《庄子》,诸子之英华也。”⒊谓华饰璀璨。引《楚辞·大招》:“琼轂错衡,英华假只。”朱熹集注:“言所乘之车,以玉饰轂,以金错衡,英华照耀,大有光明。”南朝梁沉约《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莫不雕风烟之气状,流日月之英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榱椽之头,皆以玉饰,英华相属也。”⒋美好的声誉。引《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颜师古注:“英华,谓名誉也。言外则有美名善誉,内则履道崇德也。”
网络解释
英华(词语概念)英华,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言花木之美。也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文选·扬雄<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李善注:“英华,草木之美者,故以喻帝德焉。”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秋菊春兰,英华靡絶。”宋苏轼《谢吕龙图》诗之二:“蔀屋之陋,復生光彩;陈根之朽,再出英华。”精英华彩。《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浩荡英华溢,瀟疏物象泠。”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曾文正公劝人读七部书》:“《庄子》,诸子之英华也。”谓华饰璀璨。《楚辞·大招》:“琼轂错衡,英华假只。”朱熹集注:“言所乘之车,以玉饰轂,以金错衡,英华照耀,大有光明。”南朝梁沉约《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莫不雕风烟之气状,流日月之英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榱椽之头,皆以玉饰,英华相属也。”美好的声誉。《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颜师古注:“英华,谓名誉也。言外则有美名善誉,内则履道崇德也。”
网友释义
英华,汉语词汇。拼音:yīnghuá指精英华彩;也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亦指美好、精粹的人或物。见《文选·扬雄》:“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
汉语大词典
(1).言花木之美。也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文选·扬雄〈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李善注:“英华,草木之美者,故以喻帝德焉。”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秋菊春兰,英华靡绝。”宋苏轼《谢吕龙图》诗之二:“蔀屋之陋,复生光彩;陈根之朽,再出英华。”(2).精英华彩。《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浩荡英华溢,潇疏物象泠。”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曾文正公劝人读七部书》:“《庄子》,诸子之英华也。”(3).谓华饰璀璨。《楚辞·大招》:“琼毂错衡,英华假只。”朱熹集注:“言所乘之车,以玉饰毂,以金错衡,英华照耀,大有光明。”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莫不雕风烟之气状,流日月之英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榱椽之头,皆以玉饰,英华相属也。”(4).美好的声誉。《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颜师古注:“英华,谓名誉也。言外则有美名善誉,内则履道崇德也。”
国语辞典
秀美的草木。比喻帝王的圣德。英华[yīnghuá]⒈秀美的草木。比喻帝王的圣德。引《文选·扬雄·羽猎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⒉美名。引《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上》:「浮英华,湛道德。」⒊精华。引《周书·卷四一·庾信传·史臣曰》:「摭六经百氏之英华,探屈、宋、卿、云之秘奥。」
辞典修订版
秀美的草木。比喻帝王的圣德。《文选.扬雄.羽猎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美名。《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上》:「浮英华,湛道德。」精华。《周书.卷四一.庾信传.史臣曰》:「摭六经百氏之英华,探屈、宋、卿、云之秘奥。」
辞典简编版
精华。 【造句】《文苑英华》指人丰采优美。 【造句】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礼记.乐记》)
其他释义
1.言花木之美。也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2.精英华彩。3.谓华饰璀璨。4.美好的声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英华造句
1.《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
2.在蛋岛观鸟室的监测室,自然保护科工作人员李英华告诉记者,飞到青海湖蛋岛上的斑头雁、棕头鸥,在四五月间开始求偶产卵育幼。
3.英华依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暗合崇尚的人的心律脉动。
4.“他对是否把说出皇帝的秘密是有思想抵触的”,贾英华补充说,孙耀庭仍然保持着对古老体制的忠诚,因为他把自己的生活献身给这个古老的体制实在太多了,也太久了。
5.绥宁是革命老区县,先后涌现出彭作述、杨英华、刘宝德、匡非非、刘彦文、刘光演、傅杰、杨飞腾、李子华等一大批革命烈士。
6.英华一见吕碧城即为其才貌所折服,惊为“祥麟威凤不世见者”。
7.文明风尚源远流。结挚友,诚信礼仪,复兴志酬。科学发展今胜旧,民族团结手牵手。不止步,百尺竿头。积善德,律己把身修。看九州:英华竞秀。
8.英华同我一样出身革命家庭,十二岁就参加革命工作,后被抗日政府保送抗属小学、抗日中学学习。
9.而且看他的样子,脸色润泽,神清气朗,不但不像个病夫,反而有种英华内敛的气质。
10.小米是由英华达做的!!!
英华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