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雪浪石
xuě làng shí

【拼音】:xuě làng shí

【注音】:ㄒㄩㄝˇㄌㄤˋㄕˊ

【结构】:雪(上下结构)浪(左右结构)石(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雪浪石的解释
词语解释
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苏轼有《雪浪石》诗﹐题解引张芸叟《画墁集.苏子瞻哀辞》:'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雪浪石[xuělàngshí]⒈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苏轼有《雪浪石》诗,题解引张芸叟《画墁集·苏子瞻哀辞》:“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基础解释
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
引证解释
⒈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杜绾《云林石谱·雪浪石》:“中山府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无声,混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引东坡顷帅中山,置一石於燕处,目之为雪浪石。”明袁宏道《场屋后记》:“石骨浄緑,亦有墨者,白浪隐隐可数,大约如长公雪浪石,而黝色倍之。”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一:“譬贮雪浪石,浸之雪盆底。”
网络解释
雪浪石(奇石)雪浪石,产于河北省定州市、曲阳县、阜平雪浪谷等地。雪浪石质地坚润,黑地白脉,纹理清晰。底色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黄褐色,白色的纹络如雪花均匀撒于石上。
综合释义
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杜绾《云林石谱·雪浪石》:“中山府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无声,混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东坡顷帅中山,置一石於燕处,目之为雪浪石。”明袁宏道《场屋后记》:“石骨浄緑,亦有墨者,白浪隐隐可数,大约如长公雪浪石,而黝色倍之。”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一:“譬贮雪浪石,浸之雪盆底。”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苏轼有《雪浪石》诗﹐题解引张芸叟《画墁集.苏子瞻哀辞》/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汉语大词典
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杜绾《云林石谱·雪浪石》:“中山府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无声,混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东坡顷帅中山,置一石于燕处,目之为雪浪石。”明袁宏道《场屋后记》:“石骨净绿,亦有墨者,白浪隐隐可数,大约如长公雪浪石,而黝色倍之。”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一:“譬贮雪浪石,浸之雪盆底。”
其他释义
1.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苏轼有《雪浪石》诗﹐题解引张芸叟《画墁集.苏子瞻哀辞》:'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雪浪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