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毁方瓦合
huǐ fāng wǎ hé

【拼音】:huǐ fāng wǎ hé

【注音】:ㄏㄨㄟˇㄈㄤㄨㄚˇㄏㄜˊ

【词性】:成语。

【简体】:毁方瓦合

【繁体】:毀方瓦合

字义分解
毁方瓦合的解释
词语解释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基础解释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引证解释
⒈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引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吾尝斥之,以为执守未坚,而沦没于富贵之中,则鲜不毁方瓦合矣。”
综合释义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故《儒行》欲~,《老子》欲和光同尘。◎宋·俞文豹《吹剑录》毁方瓦合[huǐfāngwǎhé]修订本参考资料:儒者应收敛自己的锋芒和个性,与人相配合。礼记˙儒行: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毁方而瓦合,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网友释义
毁方瓦合(huǐfāngwǎhé)是一个成语,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汉语大词典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吾尝斥之,以为执守未坚,而沦没于富贵之中,则鲜不毁方瓦合矣。”
国语辞典
儒者应收敛自己的锋芒和个性,与人相配合。
辞典修订版
儒者应收敛自己的锋芒和个性,与人相配合。《礼记.儒行》:「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汉.郑玄.注:「毁方而瓦合,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儒者应收敛自己的锋芒和个性,与人相配合。礼记˙儒行: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毁方而瓦合,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其他释义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出处
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毁方瓦合造句
1.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宋·俞文豹《吹剑录》
毁方瓦合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