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入人
rù rén

【拼音】:rù rén

【注音】:ㄖㄨˋㄖㄣˊ

【结构】:入(独体结构)人(独体结构)

【简体】:入人

【繁体】:入人

字义分解
入人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入人[rùrén]⒈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
引证解释
⒈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引明胡应麟《诗薮·南度》:“宋人诗,最善入人,而最善误人。”朱自清《杂文遗集·歧路灯》:“这种对照的取材,正是容易入人的,表达理想的法子。”
网络解释
入人入人,汉语拼音rùrén,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
综合释义
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明胡应麟《诗薮·南度》:“宋人诗,最善入人,而最善误人。”朱自清《杂文遗集·歧路灯》:“这种对照的取材,正是容易入人的,表达理想的法子。”入人[rùrén]感化人,使去恶存善。宋.欧阳修〈纵囚论〉:「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网友释义
入人,汉语拼音rùrén,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
汉语大词典
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明胡应麟《诗薮·南度》:“宋人诗,最善入人,而最善误人。”朱自清《杂文遗集·歧路灯》:“这种对照的取材,正是容易入人的,表达理想的法子。”
国语辞典
感化人,使去恶存善。入人[rùrén]⒈感化人,使去恶存善。引宋·欧阳修〈纵囚论〉:「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辞典修订版
感化人,使去恶存善。宋.欧阳修〈纵囚论〉:「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其他释义
1.谓打动人,为人所感受﹑理解。
入人造句
1.皑皑白雪化开层层白雾,暖暖春风捎来丝丝春雨。春雨滋润,万物复苏,阳光普照,百花盛开,那一缕灿烂暖入人心,暖暖的祝福送给你。立春快乐!
2.本报讯恶人形象深入人心的“大傻”成奎安,最近鼻咽癌复发,癌细胞更扩散入肺,日前入院治疗。
3.可以相信的,他们是给塑胶的护墙板滑倒,因为惯性跌入人造湖中却爬不上岸。
4.假案,是对事而言的,即把一个不存在的“事实”作为一个犯罪案件;所谓错案,是就结论而言的,即违背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出入人罪。
5.工作中,人人都能积极改变自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人人都能拾遗补缺,主动发挥好作用,我们的工作才能好干,才能干好。
6.儿童的魅力好像音乐;它比我们演奏的音乐更有把握能够进入人心。最高傲的人见了它也会变温存;人自己也成了孩子,暂时会忘了他的骄傲和他的地位。
7.一股狂野不羁、桀骜不驯的气息索绕林闲心头,他的双手不断变换,右手持剑,左手握刀,身体杀入人群,展开一场令人震骇的杀伐。
8.毛及内脏,洗净细切,下锅煸炒,然后加入黄酒,稍煮;加水,加入淘洗干净的小米,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时兑入人参浓汁,搅匀,加料酒。
9.拔掉鼻毛等于撤掉把守呼吸道大门的哨兵,灰尘、细菌可畅通无阻地进入人体,引起人体生病。
10.是交易司法公正,还是交易陈的清白,或是交易政府的权力,可以出入人罪,予取予夺?对此,处置办恐怕难以回答。
入人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