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力均势敌
lì jūn shì dí

【拼音】:lì jūn shì dí

【注音】:ㄌ一ˋㄐㄨㄣㄕˋㄉ一ˊ

【词性】:成语。

【简体】:力均势敌

【繁体】:力均勢敵

字义分解
力均势敌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力均势敌[lìjūnshìdí]⒈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引证解释
⒈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引唐马总《意林》引《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周书·儒林传·乐逊》:“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综合释义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力均势敌[lìjūnshìdí]双方力量情势相当,不分上下。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乐逊传: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强也。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亦作力敌势均、势均力敌。
汉语大词典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唐马总《意林》引《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周书·儒林传·乐逊》:“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国语辞典
双方力量情势相当,不分上下。《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传》:「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强也。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也作「力敌势均」、「势均力敌」。力均势敌[lìjūnshìdí]⒈双方力量情势相当,不分上下。也作「力敌势均」、「势均力敌」。引《周书·卷四五·儒林传·乐逊传》:「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强也。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成语解释力均势敌
成语词典版
01.《太平御览.卷四三二.人事部.智》引《尹文子》逸文:「两智不能相救,两贵不能相临,两辩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02.《周书.卷四五.儒林列传.乐逊》:「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强也。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出处
《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近反义词
力均势敌造句
1.两人交手之间,不断的有碰撞产生的爆响,两人越打越快,全都是硬碰硬,谁也不退让一步,竟然形成了力均势敌的局面。
2.我,东方文,还有师父,我们三人如果都练成那北冥神功,再加上太师叔助阵,就算不能杀冲虚道长,至少也可与他力均势敌
3.双方各十多人的大战,似乎力均势敌,但是有可能会有变故啊。
4.目前看上去,无论是北野,还是那黄金翼龙,似乎力均势敌
5.四强之战似乎并没有那么快就能出结果,除了岩峰和青魁已经胜出,其他的两组可就没这么快了,几乎成了力均势敌的局面,显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决出胜负。
6.而三大部落最终形成,彼此都不甘示弱,力均势敌之下,久久分不出胜负,人界也一直得不到最终的统一。
7.看上去,这样白舒武成为与校长旗鼓相当力均势敌的辩论者。
8.这最强的对决,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力均势敌,两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了重伤。
9.这其中,有足足300人的死亡,是来自华夏和日本的,剩余的因为力均势敌,死亡的倒不是很多,倒是有个别的因为受伤严重,在战后治疗无力死亡。
10.看上去,这样白舒武成为与校长旗鼓相当力均势敌的辩论者。[www.chazidian.com/zj-116476/查字典力均势敌造句]
力均势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