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貤封
yí fēng

【拼音】:yí fēng

【结构】:貤(左右结构)封(左右结构)

【简体】:貤封

【繁体】:貤封

字义分解
貤封的解释
词语解释
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貤封[yífēng]⒈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
引证解释
⒈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引明张居正《寿汉涯李翁七十序》:“故有赐沐之恩,有貤封之典,以体其私。”清查慎行《循例请封典有作》诗:“貤封有例徧簪裾,院吏传宣到敝庐。”清袁枚《随园随笔·封本生父母貤封外祖叔父》:“封本生父母,古未有也。宋李昉为相,始奏封叔父超、叔母谢氏。唐权文公请貤封外祖,詔从之。刘总亦貤封外祖,其制誥曰:‘段公威德,当流庆于外孙;令伯孝心,愿推恩于祖母。’”
网络解释
貤封清制,官员以自己所得封诰,请求改受远祖、伯封或外祖父母等,称貤封。妇女称貤赠。
汉语大词典
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明张居正《寿汉涯李翁七十序》:“故有赐沐之恩,有貤封之典,以体其私。”清查慎行《循例请封典有作》诗:“貤封有例遍簪裾,院吏传宣到敝庐。”清袁枚《随园随笔·封本生父母貤封外祖叔父》:“封本生父母,古未有也。宋李昉为相,始奏封叔父超、叔母谢氏。唐权文公请貤封外祖,诏从之。刘总亦貤封外祖,其制诰曰:‘段公威德,当流庆于外孙;令伯孝心,愿推恩于祖母。’”
国语辞典
置官赠爵。清制,文武官员以自己所应得的爵位名号,呈请改授与亲族尊长,称为「貤封」;若其人已死,则称为「貤赠」。貤封[yífēng]⒈置官赠爵。清制,文武官员以自己所应得的爵位名号,呈请改授与亲族尊长,称为「貤封」;若其人已死,则称为「貤赠」。引《清会典事例·卷一四三·吏部一二七·封赠·貤封汇办》:「谕京员三品以上,例得自行奏请貤封,余俱由该部查核汇奏。」
辞典修订版
置官赠爵。清制,文武官员以自己所应得的爵位名号,呈请改授与亲族尊长,称为「貤封」;若其人已死,则称为「貤赠」。《清会典事例.卷一四三.吏部一二七.封赠.貤封汇办》:「谕京员三品以上,例得自行奏请貤封,余俱由该部查核汇奏。」
其他释义
1.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
貤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