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宛然
wǎn rán

【拼音】:wǎn rán

【注音】:ㄨㄢˇㄖㄢˊ

【结构】:宛(上下结构)然(上下结构)

【简体】:宛然

【繁体】:宛然

字义分解
宛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宛然wǎnrán。(1)真像;非常像。(2)真切,清楚。宛然[wǎnrán]⒈真像;非常像。英asif;asthough;⒉真切,清楚。例封识宛然。——《汉书·李广苏建传》宛然旧日情景,又在眼前。英clear;distinct;vivid;
基础解释
(副)仿佛;逼真地:~犹在|~身临其境。
引证解释
⒈委曲顺从的样子。引《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毛传:“宛,辟貌。”陈奂传疏:“宛有委曲顺从之义,故云辟貌。”⒉真切貌;清晰貌。引《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山川宛然,原野未改。”明乌斯道《月夜弹琴记》:“乌公尚未深信,即命骑往文庙取水洗砖而验焉,则见儿影之傍钱迹宛然在,众始惊愕。”《清史稿·灾异志三》:“﹝顺治﹞二年七月,石门资福院僧锯木,中有‘太平’二字,墨痕宛然。”⒊仿佛;很象。引南朝宋鲍照《字谜》诗之三:“乾之一九,隻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韩平原作南园於吴山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地方官不奈他何的,宛然宋时梁山泊光景。”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繫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茅盾《创造》一:“两朵半开的红玫瑰从书桌右角的淡青色小瓷瓶口边探出来,宛然是淘气的女郎的笑脸。”
网络解释
宛然宛然(wǎnrán),汉语词汇。委曲顺从的样子。
综合释义
委曲顺从的样子。《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毛传:“宛,辟貌。”陈奂传疏:“宛有委曲顺从之义,故云辟貌。”真切貌;清晰貌。《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山川宛然,原野未改。”明乌斯道《月夜弹琴记》:“乌公尚未深信,即命骑往文庙取水洗砖而验焉,则见儿影之傍钱迹宛然在,众始惊愕。”《清史稿·灾异志三》:“﹝顺治﹞二年七月,石门资福院僧锯木,中有‘太平’二字,墨痕宛然。”仿佛;很象。南朝宋鲍照《字谜》诗之三:“乾之一九,隻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韩平原作南园於吴山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地方官不奈他何的,宛然宋时梁山泊光景。”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繫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茅盾《创造》一:“两朵半开的红玫瑰从书桌右角的淡青色小瓷瓶口边探出来,宛然是淘气的女郎的笑脸。”
网友释义
宛然(wǎnrán),汉语词汇。委曲顺从的样子。
汉语大词典
(1).委曲顺从的样子。《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毛传:“宛,辟貌。”陈奂传疏:“宛有委曲顺从之义,故云辟貌。”(2).真切貌;清晰貌。《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山川宛然,原野未改。”明乌斯道《月夜弹琴记》:“乌公尚未深信,即命骑往文庙取水洗砖而验焉,则见儿影之傍钱迹宛然在,众始惊愕。”《清史稿·灾异志三》:“﹝顺治﹞二年七月,石门资福院僧锯木,中有‘太平’二字,墨痕宛然。”(3).仿佛;很象。南朝宋鲍照《字谜》诗之三:“乾之一九,只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韩平原作南园于吴山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地方官不奈他何的,宛然宋时梁山泊光景。”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茅盾《创造》一:“两朵半开的红玫瑰从书桌右角的淡青色小瓷瓶口边探出来,宛然是淘气的女郎的笑脸。”
国语辞典
相似、仿佛。宛然[wǎnrán]⒈相似、仿佛。引《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阁中供养观世音像,像照水中,毫发皆见,宛然水月之景,就名为观音阁。」⒉委曲顺从的样子。引《诗经·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英语asif,justlike德语klar法语commesi,toutcomme
辞典修订版
相似、彷佛。《关尹子.五监》:「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阁中供养观世音像,像照水中,毫发皆见,宛然水月之景,就名为观音阁。」委曲顺从的样子。《诗经.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辞典简编版
相似、彷佛。 【造句】家庭剧院所营造出来的音响效果,令人有宛然置身电影院之感。
其他释义
1.委曲顺从的样子。2.真切貌;清晰貌。3.仿佛;很象。
近反义词
宛然造句
1.冬天北京的早晨,窗外有细碎的小雪,安恬静静的,隔着玻璃窗子看出去好象莹莹的闪着光。这是宛然生命中第一个有雪的冬天,心里有若无其事的欣喜。
2.赵晓健落于湖边,岸上蹄印宛然如新,大如笆斗,不知是何种野兽,居然如此高大。
3.那两匹良驹久经训练,虽在逼仄衢道急弛,但是发蹄轻灵,纵跃自如,不曾撞倒一人,踢翻一物,宛然驰骋旷野无异,将群丐远抛在后。
4.好一个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但见四女轻轻放下吉服,宛然一笑公子,奴婢们替你沐浴更衣。 
5.眼前这少女除了服饰相异之外,脸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肤色,身材,手足,竟然没一处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复活,一双眼只是瞧着她淡淡的眉毛这么一轩,红红的嘴唇这么一撅。
6.湖畔金牛山不仅山形似牛,头、颈、鼻、尾宛然如生,牛鼻也有两孔泉流出,当地人称泉为牛鼻子。
7.云鬓散覆,凌乱流泻腰畔,几乎遮住了容颜,一身白衣之上血迹宛然,是苍白与墨黑间唯一的颜色,分外刺人眼目。
8.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并蒂芙蓉。
9.玉手轻挑银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声音宛然动听,有节奏,宛如天籁之音,过了许久,结束了这首曲子的弹奏,缓缓站起。
10.看到他的身影消失,萧华楼举步转向,向着神威堂走去,身下站立之处,两只脚印宛然在目,深陷地下约有六七寸,若是有武林中人在此,定会大感骇然,为其功力所震怖。
宛然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