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至计
zhì jì

【拼音】:zhì jì

【注音】:ㄓˋㄐ一ˋ

【结构】:至(上下结构)计(左右结构)

【繁体】:至計

字义分解
至计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最好的计策﹑办法。2.根本大计。至计[zhìjì]⒈最好的计策、办法。⒉根本大计。
基础解释
最好的计策﹑办法。根本大计。
引证解释
⒈最好的计策、办法。引《汉书·西域传上·康居国》:“敦煌、酒泉小郡及南道八国,给使者往来人马驴橐驼食,皆苦之。空罢耗所过,送迎骄黠絶远之国,非至计也。”《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二卿言守言和,皆非至计。”⒉根本大计。引《后汉书·何敞传》:“駙马都尉瓌,虽在弱冠,有不隐之忠,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竇氏之福。”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臣伏见陛下发德音,下明詔,以天下安危之至计,谋及于布衣。”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理学诸儒,如熊赐履、魏象枢、陆陇其、朱軾辈,时有献替,而其所因革,未有关于至计者。”
网络解释
至计至计,拼音为zhìjì,意思是最好的计策、办法。。
综合释义
最好的计策、办法。《汉书·西域传上·康居国》:“敦煌、酒泉小郡及南道八国,给使者往来人马驴橐驼食,皆苦之。空罢耗所过,送迎骄黠絶远之国,非至计也。”《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二卿言守言和,皆非至计。”根本大计。《后汉书·何敞传》:“駙马都尉瓌,虽在弱冠,有不隐之忠,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竇氏之福。”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臣伏见陛下发德音,下明詔,以天下安危之至计,谋及于布衣。”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理学诸儒,如熊赐履、魏象枢、陆陇其、朱軾辈,时有献替,而其所因革,未有关于至计者。”
网友释义
至计,拼音为zhìjì,意思是最好的计策、办法。。
汉语大词典
(1).最好的计策、办法。《汉书·西域传上·康居国》:“敦煌、酒泉小郡及南道八国,给使者往来人马驴橐驼食,皆苦之。空罢耗所过,送迎骄黠绝远之国,非至计也。”《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二卿言守言和,皆非至计。”(2).根本大计。《后汉书·何敞传》:“驸马都尉瑰,虽在弱冠,有不隐之忠,比请退身,愿抑家权。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臣伏见陛下发德音,下明诏,以天下安危之至计,谋及于布衣。”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理学诸儒,如熊赐履、魏象枢、陆陇其、朱轼辈,时有献替,而其所因革,未有关于至计者。”
至计造句
1.忽然,一名仙姿艳逸的少妇怀抱着婴孩,蹦蹦跳跳地冲至计都身前,然后贼头贼脑地将眼睹凑了过去,浑然不似才刚生产半个月的模样。
2.一些整车厂甚至计划为消费者提供电池租赁服务。
3.奥菲斯甚至计划在下一季度演奏舒曼的交响曲.
4.一些整车厂甚至计划为消费者提供电池租赁服务。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32093/
5.一些整车厂甚至计划为消费者提供电池租赁服务。(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至计造句)
6.忽然,一名仙姿艳逸的少妇怀抱着婴孩,蹦蹦跳跳地冲至计都身前,然后贼头贼脑地将眼睹凑了过去,浑然不似才刚生产半个月的模样。[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至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