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东门黄犬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拼音】:dōng mén huáng quǎn

【注音】:ㄉㄨㄥㄇㄣˊㄏㄨㄤˊㄑㄨㄢˇ

【词性】:成语。

【简体】:东门黄犬

【繁体】:東門黃犬

字义分解
东门黄犬的解释
词语解释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基础解释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引证解释
⒈亦作“东门逐兔”。引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復得!”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做不得醉陶潜霜篱酒巵,拚则个笑东门黄犬难携。”清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二:“南海骑麟真漫浪,东门逐兔枉悲酸。”
综合释义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dōngménhuángquǎn]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赵高诬以谋反罪名,临刑腰斩时懊悔的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牵着黄犬到东门外逐兔,哪里有可能啊!典出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后用以比喻做官遭祸,抽身悔迟。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汉语大词典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做不得醉陶潜霜篱酒卮,拚则个笑东门黄犬难携。”亦作“东门逐兔”。清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二:“南海骑麟真漫浪,东门逐兔枉悲酸。”
国语辞典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赵高诬以谋反罪名,临刑腰斩时懊悔的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牵著黄犬到东门外逐兔,哪里有可能啊!」典出《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后用以比喻做官遭祸,抽身悔迟。
辞典修订版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赵高诬以谋反罪名,临刑腰斩时懊悔的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牵着黄犬到东门外逐兔,哪里有可能啊!」典出《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后用以比喻做官遭祸,抽身悔迟。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赵高诬以谋反罪名,临刑腰斩时懊悔的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牵着黄犬到东门外逐兔,哪里有可能啊!典出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后用以比喻做官遭祸,抽身悔迟。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其他释义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近反义词
反义词
东门黄犬造句
1.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2.这是一个无利不早起的人物,东门黄犬,哪儿有便宜就上哪去。(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东门黄犬造句)
3.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东门黄犬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