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宫壸
gōng kǔn

【拼音】:gōng kǔn

【注音】:ㄍㄨㄥㄎㄨㄣˇ

【结构】:宫(上下结构)壸(上中下结构)

【繁体】:宮壼

字义分解
宫壸的解释
词语解释
帝王后宫。亦指后妃。
基础解释
同/'宫阃/',帝王后宫。亦指后妃。犹言帝王后宫。借指后妃。
引证解释
⒈同“宫閫”。犹言帝王后宫。引《南史·后妃传论》:“文宣宫壼,无闻於丧德;后主嗣业,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唐张说《颍川夫人陈氏碑》:“神龙三年六月五日,北军作难,西华失守,骑入宫壼,兵缠御楼。”《元典章·诏令一·立皇后诏》:“圣哲造邦,始於宫壼,盖风化之原,人伦之本。”清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九》:“若夫王皇后,抱平帝之慼,痛汉室之亡,始终一节……洵足为汉二百年宫壼增光矣。”⒉借指后妃。引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上元中,政在宫壼,乱名改作,始建神尧文武大圣之号,盖非高宗之所获已。”《元史·成宗纪四》:“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於宫壼,外则委於宰臣。”《明史·张昇传》:“贵戚万喜依凭宫壼,凶焰炽张。”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朝廷之政,既非其(天子、诸侯之子)所与闻;宫壼之閒有所失德,则正为嫌隙窥伺之府。”
网络解释
宫壸宫壸同“宫阃”。最基本的词语释义是犹言帝王后宫。最早出自《南史·后妃传论》,原文内容是“文宣宫壼,无闻於丧德;后主嗣业,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综合释义
同“宫閫”。1.犹言帝王后宫。《南史·后妃传论》:“文宣宫壼,无闻於丧德;后主嗣业,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唐张说《颍川夫人陈氏碑》:“神龙三年六月五日,北军作难,西华失守,骑入宫壼,兵缠御楼。”《元典章·诏令一·立皇后诏》:“圣哲造邦,始於宫壼,盖风化之原,人伦之本。”清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九》:“若夫王皇后,抱平帝之慼,痛汉室之亡,始终一节……洵足为汉二百年宫壼增光矣。”借指后妃。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上元中,政在宫壼,乱名改作,始建神尧文武大圣之号,盖非高宗之所获已。”《元史·成宗纪四》:“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於宫壼,外则委於宰臣。”《明史·张昇传》:“贵戚万喜依凭宫壼,凶焰炽张。”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朝廷之政,既非其(天子、诸侯之子)所与闻;宫壼之閒有所失德,则正为嫌隙窥伺之府。”宫壸[gōngkǔn]
网友释义
宫壸同“宫阃”。最基本的词语释义是犹言帝王后宫。最早出自《南史·后妃传论》,原文内容是“文宣宫壼,无闻於丧德;后主嗣业,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汉语大词典
同“宫阃”。(1).犹言帝王后宫。《南史·后妃传论》:“文宣宫壸,无闻于丧德;后主嗣业,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唐张说《颍川夫人陈氏碑》:“神龙三年六月五日,北军作难,西华失守,骑入宫壸,兵缠御楼。”《元典章·诏令一·立皇后诏》:“圣哲造邦,始于宫壸,盖风化之原,人伦之本。”清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九》:“若夫王皇后,抱平帝之戚,痛汉室之亡,始终一节……洵足为汉二百年宫壸增光矣。”(2).借指后妃。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上元中,政在宫壸,乱名改作,始建神尧文武大圣之号,盖非高宗之所获已。”《元史·成宗纪四》:“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壸,外则委于宰臣。”《明史·张升传》:“贵戚万喜依凭宫壸,凶焰炽张。”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朝廷之政,既非其(天子、诸侯之子)所与闻;宫壸之閒有所失德,则正为嫌隙窥伺之府。”
其他释义
1.同'宫阃'。2.犹言帝王后宫。3.借指后妃。
宫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