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高枕无忧gāozhěn-wúyōu。(1)平安无事,无所顾虑,也形容缺乏警觉性。高枕无忧[gāozhěnwúyōu]⒈平安无事,无所顾虑,也形容缺乏警觉性。例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三国演义》英sitbackandrelax;sleepinpeacewithoutanyanxiety;
基础解释
枕着高高的枕头放心睡大觉。形容没有顾虑或平安无事。
引证解释
⒈垫高了枕头睡觉,无所忧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扰。参见“高枕而卧”。引《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迴,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諕的我战兢兢提心在口,早难道高枕无忧。”《镜花缘》第五五回:“将来上京赴试,路上有了此人,可以高枕无忧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八:“说反革命已经肃清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是不对的。”
综合释义
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孔明已死,我等皆~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网友释义
战国时期,战乱匪患无穷,百姓经常受到侵扰,人们在不安中生活,为了在夜里不受到侵害,军和民都不敢枕枕头睡觉,都趴在地上,用耳朵帖着地面睡,听是否有侵入者的脚步声,这是当时常识。【高枕】是指枕上面,【无忧】是指安心。高枕无忧是指头枕在枕头上面,舒服的睡安心觉。此翻译是在日本古文献记载的,为下山族所翻译。
汉语大词典
垫高了枕头睡觉,无所忧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扰。《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諕的我战兢兢提心在口,早难道高枕无忧。”《镜花缘》第五五回:“将来上京赴试,路上有了此人,可以高枕无忧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八:“说反革命已经肃清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是不对的。”参见“高枕而卧”。
国语辞典
安卧闲适而无忧虑。《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高季兴传》:「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三国演义.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也作「高枕不虞」、「高枕无事」、「高枕无虞」、「高枕勿忧」。高枕无忧[gāozhěnwúyōu]⒈安卧闲适而无忧虑。也作「高枕不虞」、「高枕无事」、「高枕无虞」、「高枕勿忧」。引《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高季兴传》:「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三国演义·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近高枕而卧无忧无虑反枕戈待旦危在旦夕成语解释高枕无忧
辞典简编版
高卧安适而没有忧虑。形容非常安全而可放心。 【造句】放榜后,他如愿以偿,考上理想科系,这个暑假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成语词典版
01.《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列传二.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02.《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山远公话》:「但贱奴若得道安论义,如渴得浆,如寒得火,请相公高枕无忧。」03.《三国演义.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04.《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丈夫在家时还好,若是不在时,只宜深闺静处,便自高枕无忧,若是轻易揽着个事头,必要缠出些不妙来。」05.《镜花缘.第五五回》:「真是天朝人物,无所不有。将来上京赴试,路上有了此人,可以『高枕无忧』了!」
其他释义
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典故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呢!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的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象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马上慌张起来,赶快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齐国做相国。同时,冯谖又叫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庙建好以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都已经挖好了,从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了!」后来,人们就用“高枕无忧”来形容做任何事情准备周全,感觉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
出处
《敦煌变文集·山远公话》:“但贱奴若得道安论文;如渴得浆;如寒得火;请相公高枕无忧。”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