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忽焉
hū yān

【拼音】:hū yān

【注音】:ㄏㄨ一ㄢ

【结构】:忽(上下结构)焉(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忽焉的解释
词语解释
快速貌。忽焉[hūyān]⒈快速貌。
引证解释
⒈快速貌。引《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宋梅尧臣《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仲氏又发霍,洞下忽焉甚。”清陈维崧《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网络解释
忽焉忽焉,汉语拼音hūyānㄏㄨㄧㄢ,意思是快速貌。
综合释义
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宋梅尧臣《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仲氏又发霍,洞下忽焉甚。”清陈维崧《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汉语大词典
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宋梅尧臣《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仲氏又发霍,洞下忽焉甚。”清陈维嵩《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其他释义
1.快速貌。
忽焉造句
1.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2.,其亡也忽焉,不外就是若干个命运关键点,没抓住,凄风苦雨,惨淡一生;前面抓住后面失机,大喜大悲,空欢喜一场;只有全抓住了,方能大道朝天,顺风驶船。
3.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4.忽焉至此,自贻伊戚,七百之基,穷于二世。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8.大侠挽起裤腿,亮出新买的二百五十多的运动鞋,忽焉在左忽焉在右,表现得极为欢实。
9.但他藏得好,瞻之在东,忽焉在西,几回以为捉牢了,展掌一看,只剩些水沫。
10.亡君之驭海内也,倾宫琼榭,象箸玉杯,截胫剖心,脯贤刳孕,故其亡也忽焉。 
忽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