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自外
zì wài

【拼音】:zì wài

【注音】:ㄗˋㄨㄞˋ

【结构】:自(独体结构)外(左右结构)

【简体】:自外

【繁体】:自外

字义分解
自外的解释
词语解释
自外zìwài(1)自认为处在某个范围之外,或者处于对立的方面英keepoutof自外[zìwài]⒈自认为处在某个范围之外,或者处于对立的方面。英keepoutof;
引证解释
⒈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引《史记·刺客列传》:“光窃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於宫。”南朝梁武帝《答袁昂诏》:“朕遗射钩,卿无自外。”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復陈説。”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唯厚辱推许,相期以古人,不敢自外,敬陈所闻,以供采择。”⒉置身于事物之外。引唐韩愈《感春》诗之二:“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明刘基《双清诗序》:“上人虽欲自外於物,而物不能外之也。”⒊自别;自异。引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前日为端午,家悬蒲艾,盛于往年,敝寓亦悬一束,以示不敢自外生成之意。”⒋犹此外。引《北史·后妃传论》:“武成好内,并具其员,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北齐书·恩倖传·穆提婆》:“自武平之后,令萱母子势倾内外矣。庸劣之徒皆重跡屏气焉。自外杀生予夺不可尽言。”⒌对外。引《南史·萧子云传》:“性吝,自外答餉不书好纸,好事者重加赂遗,以要其答。”⒍犹在外。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欒氏自外,子在位,其利多矣。”
网络解释
自外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史记·刺客列传》:“光窃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於宫。”南朝梁武帝《答袁昂诏》:“朕遗射钩,卿无自外。”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复陈说。”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唯厚辱推许,相期以古人,不敢自外,敬陈所闻,以供采择。”
综合释义
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史记·刺客列传》:“光窃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於宫。”南朝梁武帝《答袁昂诏》:“朕遗射钩,卿无自外。”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復陈説。”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唯厚辱推许,相期以古人,不敢自外,敬陈所闻,以供采择。”置身于事物之外。唐韩愈《感春》诗之二:“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明刘基《双清诗序》:“上人虽欲自外於物,而物不能外之也。”自别;自异。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前日为端午,家悬蒲艾,盛于往年,敝寓亦悬一束,以示不敢自外生成之意。”犹此外。《北史·后妃传论》:“武成好内,并具其员,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北齐书·恩倖传·穆提婆》:“自武平之后,令萱母子势倾内外矣。庸劣之徒皆重跡屏气焉。自外杀生予夺不可尽言。”对外。《南史·萧子云传》:“性吝,自外答餉不书好纸,好事者重加赂遗,以要其答。”犹在外。《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欒氏自外,子在位,其利多矣。”自外[zìwài]置身于事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在下若再推托,反是自外了。」
汉语大词典
(1).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史记·刺客列传》:“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南朝梁武帝《答袁昂诏》:“朕遗射钩,卿无自外。”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于门下,故复陈说。”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唯厚辱推许,相期以古人,不敢自外,敬陈所闻,以供采择。”(2).置身于事物之外。唐韩愈《感春》诗之二:“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明刘基《双清诗序》:“上人虽欲自外于物,而物不能外之也。”(3).自别;自异。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前日为端午,家悬蒲艾,盛于往年,敝寓亦悬一束,以示不敢自外生成之意。”(4).犹此外。《北史·后妃传论》:“武成好内,并具其员,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北齐书·恩倖传·穆提婆》:“自武平之后,令萱母子势倾内外矣。庸劣之徒皆重迹屏气焉。自外杀生予夺不可尽言。”(5).对外。《南史·萧子云传》:“性吝,自外答饷不书好纸,好事者重加赂遗,以要其答。”(6).犹在外。《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栾氏自外,子在位,其利多矣。”
国语辞典
置身于事外。自外[zìwài]⒈置身于事外。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在下若再推托,反是自外了。」
辞典修订版
置身于事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在下若再推托,反是自外了。」
其他释义
1.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2.置身于事物之外。3.自别;自异。4.犹此外。5.对外。6.犹在外。
自外造句
1.宾尼兔等一班卡通人物眼见这些来自外太空的生物矮小乾瘪,便打算来一场篮球比赛一决胜负。
2.半球形物的起源有许多假设存在,自外星人飞船坠落或古代的发电站撞击,至早期人类历史的一件由外星人做的武器。
3.在顺势治疗的理论里,差劣的饮食会被视为治疗的绊脚石。只要有适当的饮食,所有皮肤问题均会由内至外自自然然地被解决。
4.第两部门通功略粗的数据,自邦外、海外两方里介绍了网络出版的现状。
5.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6.余见内庭有欢喜佛,云自外国进者,又有云故元所遗者,两佛各璎珞严妆,互相抱持,两根凑合,有根可动,凡见数处。
7.御街,自外城正南门之南薰门,北上过蔡河,上之龙津桥,进至里城之朱雀门,总长十余里,宽有二百余步,东西两边为御廊,又称千步廊。
8.张介然来自外交学院的张介然的“幸运面包”项目聚焦食品浪费问题,以开发下架面包的使用价值为切入点,解决烘焙行业在零售环节的食品浪费问题。
9.通过大气的还有来自外层空间的各种各样的宇宙射线,但是来自太阳的大量辐射线却被大气层所屏蔽。
10.晚清海关自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以后,引起了晚清社会的深刻变革,在管理上给古老衰迈的封建肌体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自外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