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兵制
bīng zhì

【拼音】:bīng zhì

【注音】:ㄅ一ㄥㄓˋ

【结构】:兵(上下结构)制(左右结构)

【简体】:兵制

【繁体】:兵制

字义分解
兵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兵制bīngzhì。(1)军事制度。兵制[bīngzhì]⒈军事制度。例变更兵制。英militaryregulation;
基础解释
,就是军事制度,现在称为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引证解释
⒈关于军队建制及平时、战时指挥管理军队的制度。引宋陈亮《酌古论四·李靖》:“兵有正有奇,善审敌者,然后识正奇之用,敌坚则用正,敌脆则用奇……奇正之説,存乎兵制而已矣。”《文献通考·兵考序》:“作兵考第十六,首叙歷代兵制,次禁卫及郡国之兵,次教閲之制,次车战舟师马政军器,凡十三卷。”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其后兵制增损,裁併不一。”
网络解释
兵制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称为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兵制建设是我国古代国防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合释义
关于军队建制及平时、战时指挥管理军队的制度。宋陈亮《酌古论四·李靖》:“兵有正有奇,善审敌者,然后识正奇之用,敌坚则用正,敌脆则用奇……奇正之説,存乎兵制而已矣。”《文献通考·兵考序》:“作兵考第十六,首叙歷代兵制,次禁卫及郡国之兵,次教閲之制,次车战舟师马政军器,凡十三卷。”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其后兵制增损,裁併不一。”
汉语大词典
关于军队建制及平时、战时指挥管理军队的制度。宋陈亮《酌古论四·李靖》:“兵有正有奇,善审敌者,然后识正奇之用,敌坚则用正,敌脆则用奇……奇正之说,存乎兵制而已矣。”《文献通考·兵考序》:“作兵考第十六,首叙历代兵制,次禁卫及郡国之兵,次教阅之制,次车战舟师马政军器,凡十三卷。”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其后兵制增损,裁并不一。”
国语辞典
泛指国防建军的制度。我国兵制以征兵制为主,兼有民兵制与志愿兵制的精神。兵制[bīngzhì]⒈泛指国防建军的制度。我国兵制以征兵制为主,兼有民兵制与志愿兵制的精神。英语militarysystem
辞典修订版
泛指国防建军的制度。我国兵制以徵兵制为主,兼有民兵制与志愿兵制的精神。
其他释义
1.关于军队建制及平时﹑战时指挥管理军队的制度。
兵制造句
1.夜幕降临,火炬渐亮,身着十八世纪西班牙卫兵制服的古巴士兵,沿着卡斯蒂罗?圣卡罗斯城墙步行,并鸣炮一响,向一天说再见。
2.第五部分,募兵制对俄国的影响。
3.在募兵制弥补了卫所军制的缺点,展示其优点的同时,其产生的弊端也越来越多。
4.它比募兵制要好些,它不会造成那样多的二流子;但比征兵制要差些。
5.到唐玄宗的时候,由于拓边战争增多,原来的兵力明显不够用,于是改为募兵制,关于这个制度如何,咱们没必要做学术性的研究,还是看细节吧。
6.西汉除实行徵兵制外,还实行募兵制,武帝所置的八校,主要是招募而来。
7.另外,必要时通过随机抽样“抽壮丁”的基层政府机构依然常设,去年曾经奉命“整顿”,加剧了恢复征兵制的谣传。
8.又过了一日,赵王亲自登台拜将,赐予聂政虎符,准许其在邯郸再多呆五日,使其可尽快熟悉赵国兵制
9.甚者更仿照抽丁的办法,发招牌,明什么“征兵制度”。
10.韩国的强制征兵制是许多男人在军队或警察部队服役。
兵制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