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两袖清风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拼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注音】:ㄌ一ㄤˇㄒ一ㄡˋㄑ一ㄥㄈㄥ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两袖清风

【繁体】:兩袖清風

字义分解
两袖清风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两袖清风liǎngxiù-qīngfēng。(1)原指人迎风潇洒,飘飘欲仙之态。后比喻为官清廉。现也指家贫,一无所有。两袖清风[liǎngxiùqīngfēng]⒈原指人迎风潇洒,飘飘欲仙之态。后比喻为官清廉。现也指家贫,一无所有。例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元·魏初《送杨季海》英havecleanhands;remainuncorrupted;haveunsoiledhands;
基础解释
指做官廉洁。
引证解释
⒈谓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形容居官清廉,没有余财。引元魏初《送杨季海》诗:“交亲零落鬢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明吴应箕《忠烈杨琏传》:“入计时,止餘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说岳全传》第七回:“这位县主老爷在这里歷任九载,为官清正,真个‘两袖清风,爱民如子’。”《诗刊》1977年第1期:“我们的周总理,粗茶淡饭,两袖清风,一世清贫。”
综合释义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网友释义
两袖清风意为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汉语大词典
谓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形容居官清廉,没有余财。元魏初《送杨季海》:“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明吴应箕《忠烈杨琏传》:“入计时,止馀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说岳全传》第七回:“这位县主老爷在这里历任九载,为官清正,真个‘两袖清风,爱民如子’。”《诗刊》1977年第1期:“我们的周总理,粗茶淡饭,两袖清风,一世清贫。”
国语辞典
形容人迎风翩立的潇洒神采。两袖清风[liǎngxiùqīngfēng]⒈形容人迎风翩立的潇洒神采。反脑满肠肥宦囊饱满⒉衣袖内空无一物,只有满袖清风。比喻官吏清廉,毫无贪赃枉法之事。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只是那赔修的官项,计须五千余金,后任工员催逼得又紧,老爷两袖清风,一时那里交得上。」《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他有甚么宦囊啊,他现在是两袖清风。」成语解释两袖清风
辞典修订版
形容人迎风翩立的潇洒神采。衣袖内空无一物,只有满袖清风。比喻官吏清廉,毫无贪赃枉法之事。《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只是那赔修的官项,计须五千余金,后任工员催逼得又紧,老爷两袖清风,一时那里交得上。」《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他有甚么宦囊啊,他现在是两袖清风。」
辞典简编版
衣袖内空无一物,只有满袖清风。本形容人迎风站立的潇洒神态。后比喻人为官清廉正直,除两袖清风外,身上一无所有,今亦指一个人没有什么钱。 【造句】别看我官做得大,我可是两袖清风!
成语词典版
(一)01.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吃了这发醅醇糯,胜如那玉液琼浆,两袖清风和月偃,一壶春色透缾香。」(源)(二)01.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源)(三)01.《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只是那赔修的官项,计须五千余金,后任工员催逼得又紧,老爷两袖清风,一时那里交得上,没奈何只得写了家信,打发梁材进京,将房地田园卖变。」(三)02.《三侠五义.第三二回》:「因颜老爷在日为人正直,作了一任县尹,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清如秋水,严似寒霜。可惜一病身亡,家业零落。」(三)0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七回》:「侣笙这个人,他穷到摆测字摊时,还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了。所以虽然署过几个缺,仍是两袖清风。」
其他释义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典故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晋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出处
元·魏初《送杨季梅》:“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近反义词
两袖清风造句
1.他当干部几十年,始终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因而深受群众爱戴。
2.两袖清风,心地安然何有敲门之惊;一身正气,胸怀坦荡自无指脊之虑。
3.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
4.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5.愿此生常在,一身傲骨,两袖清风
6.一轮明月,两袖清风,三生有幸,四时无忧,五行之中,六根清静,七星闪耀,八仙过海,九天揽月,于炎炎大暑时节,送你十分清凉,敬请笑纳!
7.两袖清风,清白教书,身正令行,一世为范。
8.三尺讲台三十教龄,两鬓斑白两袖清风。终觉教书自有佳境,绝知育人贵在冰心。
9.一支粉笔,铸就千百辉煌人生;两袖清风,扫得一方朗朗乾坤。
10.李连成搬家那天一大早,村里老少数百人,敲锣打鼓给他送来一块镜匾“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
两袖清风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