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舒徐
shū xú

【拼音】:shū xú

【注音】:ㄕㄨㄒㄨˊ

【结构】:舒(左右结构)徐(左右结构)

【简体】:舒徐

【繁体】:舒徐

字义分解
舒徐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从容不迫的样子。2.迟缓。舒徐[shūxú]⒈从容不迫。
引证解释
⒈从容不迫。引唐元稹《张校书元夫》诗:“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元周伯琦《鸳鸯泺作》诗:“舒徐八骏游,相羊瑶池乐。”《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王三老和朱世远见那小学生行步舒徐,语音清亮,且作揖次第,甚有礼数,口中夸奬不絶。”
网络解释
舒徐舒徐,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ūxú,形容从容不迫、恬适闲逸的样子,可以用来形容人物性格,也可以形容文章风格。
综合释义
从容不迫。唐元稹《张校书元夫》诗:“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元周伯琦《鸳鸯泺作》诗:“舒徐八骏游,相羊瑶池乐。”《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王三老和朱世远见那小学生行步舒徐,语音清亮,且作揖次第,甚有礼数,口中夸奬不絶。”
汉语大词典
从容不迫。唐元稹《张校书元夫》诗:“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元周伯琦《鸳鸯泺作》诗:“舒徐八骏游,相羊瑶池乐。”《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王三老和朱世远见那小学生行步舒徐,语音清亮,且作揖次第,甚有礼数,口中夸奖不绝。”
国语辞典
从容不迫的样子。唐.元稹〈贻蜀〉五首之四:「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红楼梦.第一四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俱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也作「舒迟」。舒徐[shūxú]⒈从容不迫的样子。唐·元稹〈贻蜀〉五首之四:「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也作「舒迟」。引《红楼梦·第一四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俱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反奔放急迫急促⒉迟缓。引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
辞典修订版
从容不迫的样子。唐.元稹〈贻蜀〉五首之四:「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红楼梦.第一四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俱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也作「舒迟」。迟缓。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
其他释义
1.从容不迫。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舒徐造句
1.此时绿衣女子正用左手轻托着自己的茶碗,右手捻着碗盖,闲雅舒徐,用嘴轻轻吹去浮在水面上的茶末,对身周发生的一切宛若不闻不问。
2.一条条如翡翠玉带般的溪流,或急流回旋,或平缓舒徐,潺潺水声,若山间“神曲”。
3.一只白天使般的修长纤手在月照树影里,由车窗轻盈舒徐的递出来,玉手轻挥,三道白光急射殷盾胸前的三个大穴。
4.若阳来阳受者,则见福舒徐;若阴来阴受者,则见祸惨急。
5.从沈先生行草见诗魂,是通过行笔中的应势随变,通过结体与布局中的跌宕起伏、舒徐驰骤、疏密离合,体现诗韵的节奏美、诗意的流动美、诗境的空间美。
6.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顾盼,进退舒徐,纪律严肃,井井有条,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7.行文舒徐有致,款款道来,看似枝枝蔓蔓,旁斜逸出,却开阖有度,收放自如。
8.,便渐渐舒徐迟回,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
9.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
10.倚墙望月,听温婉舒徐的月光,诠释着爱的温馨与怅惘有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愉悦和惬意。
舒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