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事情
shì qing

【拼音】:shì qing

【注音】:ㄕˋㄑ一ㄥˊ

【词性】:名词。

【结构】:事(独体结构)情(左右结构)

【简体】:事情

【繁体】:事情

字义分解
事情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事情shìqíng。(1)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现象。(2)事实。(3)泛指婚丧大事。事情[shìqíng]⒈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现象。例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回忆我的母亲》英affair;matter;⒉事实。例曲尽事情,一无遗误。英fact;⒊泛指婚丧大事。例我见你带的扇套,还是那年东府里蓉大奶奶事情上做的。——《红楼梦》英marriageandfuneral;
基础解释
1.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现象。2.事实。3.泛指婚丧大事。
引证解释
⒈事物的真相;实情。引《战国策·秦策二》:“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復过矣,请謁事情。’”高诱注:“謁,告也;情,实也。言义渠君道里长远,不能復得相见也,请告事之情实。”《北史·杨汪传》:“时繫囚二百餘人,汪通宵究审,詰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臣﹞竟坐飞语,贬在遐藩。宪宗皇帝后知事情,却授刺史。”《英烈传》第十二回:“﹝太祖﹞备説了会上事情,众将皆称吴禎真是虎将。”⒉事理人情。引《汉纪·成帝纪一》:“朕承先帝盛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繆……咎在朕躬。”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晋书·郑袤传》:“袤曰:‘昔与俭俱为臺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陈列事情,昭然可见也。”《元史·世祖纪一》:“以海青银符二、金符十,给中书省,量军国事情缓急付乘驛者佩之。”老舍《骆驼祥子》二:“祥子知道事情要坏。”⒋犹工作,职业。引洪深《贫民惨剧》第一幕:“偏偏我又害了一身大病,把事情也丢啦,现在是闲住着。”丁玲《奔》:“现在他却来到上海,求赵四爹替他找事情,怕不十分靠得住吧。”
网络解释
事情事情,一种对过程的描述。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高诱注:“谒,告也;情,实也。言义渠君道里长远,不能复得相见也,请告事之情实。”
综合释义
事物的真相;实情。《战国策·秦策二》:“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復过矣,请謁事情。’”高诱注:“謁,告也;情,实也。言义渠君道里长远,不能復得相见也,请告事之情实。”《北史·杨汪传》:“时繫囚二百餘人,汪通宵究审,詰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臣﹞竟坐飞语,贬在遐藩。宪宗皇帝后知事情,却授刺史。”《英烈传》第十二回:“﹝太祖﹞备説了会上事情,众将皆称吴禎真是虎将。”事理人情。《汉纪·成帝纪一》:“朕承先帝盛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繆……咎在朕躬。”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晋书·郑袤传》:“袤曰:‘昔与俭俱为臺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陈列事情,昭然可见也。”《元史·世祖纪一》:“以海青银符二、金符十,给中书省,量军国事情缓急付乘驛者佩之。”老舍《骆驼祥子》二:“祥子知道事情要坏。”犹工作,职业。洪深《贫民惨剧》第一幕:“偏偏我又害了一身大病,把事情也丢啦,现在是闲住着。”丁玲《奔》:“现在他却来到上海,求赵四爹替他找事情,怕不十分靠得住吧。”
网友释义
事情,一种对过程的描述。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高诱注:“谒,告也;情,实也。言义渠君道里长远,不能复得相见也,请告事之情实。”
汉语大词典
(1).事物的真相;实情。《战国策·秦策二》:“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高诱注:“谒,告也;情,实也。言义渠君道里长远,不能复得相见也,请告事之情实。”《北史·杨汪传》:“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臣﹞竟坐飞语,贬在遐藩。宪宗皇帝后知事情,却授刺史。”《英烈传》第十二回:“﹝太祖﹞备说了会上事情,众将皆称吴祯真是虎将。”(2).事理人情。《汉纪·成帝纪一》:“朕承先帝盛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缪……咎在朕躬。”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晋书·郑袤传》:“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3).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陈列事情,昭然可见也。”《元史·世祖纪一》:“以海青银符二、金符十,给中书省,量军国事情缓急付乘驿者佩之。”老舍《骆驼祥子》二:“祥子知道事情要坏。”(4).犹工作,职业。洪深《贫民惨剧》第一幕:“偏偏我又害了一身大病,把事情也丢啦,现在是闲住着。”丁玲《奔》:“现在他却来到上海,求赵四爹替他找事情,怕不十分靠得住吧。”
国语辞典
事物的实际情形。事情[shìqíng]⒈事物的实际情形。引《战国策·秦策二》:「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⒉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或活动。引《三国演义·第一一〇回》:「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归于昭。」《红楼梦·第二六回》:「谁知接接连连许多事情,就把你忘了。」近事件事宜事务⒊处事的道理及人情事故。引《晋书·卷四四·郑袤传》:「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英语affair,matter,thing,business,CL:件[jian4],樁|桩[zhuang1]德语Angelegenheit(S)​,Anlass(S)​,Chose(S)​,Materie(S)​,Sache(S)​,Sachen(S)​,Veranstaltung(S)​,Veranstaltungskalender(S)​,Zweck(S)​法语affaire,chose(immatérielle)​,besogne
辞典修订版
事物的实际情形。《战国策.秦策二》:「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或活动。《三国演义.第一一零回》:「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归于昭。」《红楼梦.第二六回》:「谁知接接连连许多事情,就把你忘了。」处事的道理及人情事故。《晋书.卷四四.郑袤传》:「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 
辞典简编版
事物的实际情形,包括人类一切行为及自然界所有的现象或活动。 【造句】只要是正当的事情,都可以大胆去做。
其他释义
1.事物的真相;实情。2.事理人情。3.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4.犹工作,职业。
近反义词
事情造句
1.这不是小事情,怎好人云亦云,不仔细想一想呢?
2.我不辱使命,总算办成了你托付给我的事情
3.他心里有顾虑,不敢说出事情的真相。
4.妈妈把家里的事情料理得井井有条。
5.写文章时只要中心明确,材料丰富,事情的发展合乎逻辑,一切能顺理成章,就是一篇好文章。
6.我们的厂长是个好当家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千了百当。
7.我们考虑问题,办事情,要多为国家着想。
8.事情办起来一帆风顺,大概数日后便可成功。
9.他说的那件事刚有点儿眉目。
10.别把事情看得这么容易,那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事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