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赠答
zèng dá

【拼音】:zèng dá

【注音】:ㄗㄥˋㄉㄚˊ

【结构】:赠(左右结构)答(上下结构)

【简体】:赠答

【繁体】:贈答

字义分解
赠答的解释
词语解释
赠答zèngdá。(1)互赠礼物、诗歌等。赠答[zèngdá]⒈互赠礼物、诗歌等。英presenteachotherwithgifts,poems,etc.;
基础解释
互赠礼物、诗歌等。
引证解释
⒈谓以诗文互相赠送酬答。引《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於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古人赠答,多相勉之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稍后李陵与苏武赠答,亦为五言。”
网络解释
赠答赠答,读音zèngdá,汉语词语,解释为互赠礼物、诗歌等。
综合释义
用语言或诗文应答:以诗文酬答。《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於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古人赠答,多相勉之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稍后李陵与苏武赠答,亦为五言。”
汉语大词典
谓以诗文互相赠送酬答。《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古人赠答,多相勉之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稍后李陵与苏武赠答,亦为五言。”
国语辞典
相互酬赠答谢。赠答[zèngdá]⒈相互酬赠答谢。引《儒林外史·第八回》:「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辞典修订版
相互酬赠答谢。《儒林外史.第八回》:「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其他释义
1.谓以诗文互相赠送酬答。
赠答造句
1.王涯与当时著名诗人韩愈、刘禹锡等多有诗歌往来赠答
2.赠答送别之作是纳兰性德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题材的词作,因其词风有激切悲凉与抑郁哀伤之不同,可区以别之,分为两类。
3.这种人情赠答的做法,来源于“人情便是面子”的古老观念,并盛行于华人社会。
4.本文主要是对魏晋时期赠答诗进行一些梳理,大致整理赠答诗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推测当时文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友情世界。
5.社员创作集中在社课、赠答、游览三个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艺术特色。
6.陈叔宝以通晓文学的宫人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每次引来宾客、与妃嫔游宴时,便让妃嫔和女学士以及狎客共同写作新诗,互相赠答
7.是以从赠答诗这一角度进行切入,来揭示各个典型文士集团独有的精神气象,乃是本文的一个基本思路。
8.作为创作主体,女冠们不仅写出了别具特色的赠答诗,而且也写出了不同于传统特色的爱情诗。
9.我们从与陆机交游过程中产生的赠答诗,研究西晋时人是如何认同陆机的?
10.这也成为六朝赠答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赠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